「失控的勤奮」和「荷花定律」,很多人都沒發現

在學生時代,一個班中有好多勤奮的學生,聽課、背誦知識、寫作業都做了,然而一考試成績讓人崩潰想撕了書本;

畢業後進入一個公司單位,總有一些同事遵守制度任勞任怨,然而他們的工作業績總讓領導翻白眼;

走進社會創業,一百個人裡只有幾個成功的,那些沒成功的人很多也付出血汗,然而竹籃打水一場空。

你一生中,會碰到以上的人,也可能自己也沾了邊。這樣的人好像並不懶,甚至可以說比很多人還勤奮。問題是他們輸在付出的是“失控的勤奮”上。

“失控的勤奮”和“荷花定律”,很多人都沒發現

“失控的勤奮”是不自主的、被動的、重複錯誤的、沒有成效的勤奮。並不是平常人會犯,有些大咖也會犯這類錯誤,就好象劉備忙了前半生還是東躲西藏沒混明白,非得等諸葛亮來指點勤奮的方向才成為蜀國皇帝。那到底什麼樣的勤奮才會成功?

每個人的成長就是自由和自律的協調整合。勤奮要講究主動性,要講究方法,我們拿一般人都明白的寫字來說吧。有些人寫字很漂亮,有的達到書法的高度。最有趣的是很多人跟你一樣上學寫字,寫的字可能不比你多,然而字確讓人看了順眼。什麼原因?

高明的書法家會說,寫字要講法度,要練內功要臨帖要做行動派,要有自律訓練才會有更進一步的書法創作自由。不錯,就是自律,自律的思考,自律的感悟,自律的學習……

如果一個人毛筆剛上手就想龍飛鳳舞寫狂草,顯然是胡塗亂抹的江湖字,就是寫上百年,恐怕也沒什麼鳥用,所花費的寫字時間就是“失控的勤奮”。有說法講書法就是“帶手銬的舞蹈!”,這就是自律和自由的一種形象說法。中國的書法、國畫、京劇、武術等都有博大精深的底蘊,講究的是自律開悟練功,乃至爐火純青後的自由創新。

“失控的勤奮”和“荷花定律”,很多人都沒發現

“失控的勤奮”會讓我們走彎路,浪費時間。那如果方法和目標都合拍,成功馬上轟轟烈烈到來了嗎?也不是,“荷花定律”發人深省。 

有一天,阿里巴巴的馬雲講了他喜愛的“荷花定律”:經過漫長的冬天潛伏,春天荷花張開葉子鋪滿池塘。夏天,終於荷花開放的時節到了,那是不是荷花會一夜全部綻放呢,不是。荷花每一天會開放一些,然後第二天加倍開放,假如所有荷花全部綻放用三十天,那第幾天荷花開放一半?

答案是第二十九天。

“失控的勤奮”和“荷花定律”,很多人都沒發現

你看,從第一天的局部,到最後一天的爆發就是這樣奇妙。

我們看人類的歷史,到了今天有明顯提速現象,嗯,有點剎不住了,大家小心啊。百年間,科技文明加速帶動人類腳步,從馬車到汽車,從蒸汽火車到高鐵車,從手寫字到手機語音輸入,從一生漫步在村莊到探索月球火星,人類就像打了興奮劑一樣,每一年每一天都在開放文明之花,很可能加速到未來有一天會征服整個太陽系。其實我們每個人的一生又何嘗不是如此,“荷花定律”一樣起作用。

很多人最後的成功,都有前期能量潛伏過程,就看誰能把握季節差堅持住。忍耐著沒有機會的寒冬,等到機會來臨時漸次綻放,最爆炸式的絢爛成功,可能就是前夜累積倍增。

也有一些人的努力讓人懷疑,可能讓你笑話。

“失控的勤奮”和“荷花定律”,很多人都沒發現

清朝有一個學生在家中汗流滿面的背書,一直背到半夜。突然從房樑上跳下來一個人罵道:你這個人怎麼這麼笨,你看我在房樑上聽你揹我都背會了。這位“樑上君子”氣憤地把書背誦一遍,然後從學生手中奪過書來扔到地上,摔門而去。

這個學生就是清朝的能人曾國藩,大部分都認為他下的是笨功夫,笑他笨。可少有人明白曾國藩是有很強自制力,能自覺思考自覺感悟學問,是中國傳統修身做學問的內功,而不是拿急功近利拿學問當敲門磚,所以曾國藩越到後期越厲害,看他的《曾國藩家書》每一篇都入情入理。這也是那位一聽就會的“樑上君子”永遠做不到的。曾國藩這種學習方式不能稱為“失控的勤奮”,他的經歷就象池塘的荷花熬過寒冬,時機一到爭相綻放的人生歷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