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找理由,富人找方法

每天有300萬人想找的副業榜樣

作者 | 張星

窮人找理由,富人找方法

如果一個窮人因為窮困潦倒而遭到他人的嘲笑,這個窮人多半會從內心替自己做出類似的辯解:因為我沒有一個好家庭,因為我沒有有錢有勢有本事的父母;因為我沒有創業資本;因為我沒有高學歷;因為我沒有趕上一個好時代;因為我沒有貴人相助;因為我沒有……

窮人總是有太多太多的“因為”。當他為自己的貧窮或不成功尋找開脫的理由時,財富正在悄悄地離他而去。

為什麼有些人總是不自覺地固守貧窮呢?為什麼有些人卻能不斷地找到致富之路呢?

1982年,一個剛剛高中畢業的19歲的生於貧窮山村的小夥子,拿著父親給他的120元錢買了一個相機。不過,他買相機可不是用來玩的,而是由此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誰能想到,這個不到20歲的小夥子從一臺百十元的相機起家,十幾年後居然成為了中國民營汽車的第一人呢?這背後有著怎樣的拼搏故事呢?

這個小夥子就是李書福。他用那臺相機在公園裡給人照了半年相,存下了800元錢。

雖說在當時來看,這也算是小有成就了。但是李書福並沒有因此滿足。

半年後,他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發現了一個更賺錢的路子——生產冰箱上的一種異型鐵片。於是,他一狠心,放下了自己原本不錯的照相生意,賣了相機,把所有的錢都投了進去,在家裡自己開起了工廠。而這個工廠卻只有一個人:那就是李書福自己。他每天坐在小板凳上,在老虎鉗上夾、錘、鑽、銑、磨,沒日沒夜地生產出所需的那種異型鐵片,然後提著個大帆布包賣給當地的冰箱廠。就這樣,一來二去的,李書福把自己原本的幾百元搞成了幾千元,幾千元又搞成了幾萬元。

如果繼續這樣做下去,李書福也會成為當地一個富人,但是他沒有滿足。他並沒有為這一點點成就而沾沾自喜,他還在尋找著更好的致富方法和路子。做得時間長了,李書福逐漸摸透了冰箱的各個部件,同時,他也發現了生產冰箱的關鍵所在——蒸發器。現在這並不算什麼高科技,但在當時卻因為技術困難,一直都是從國外進口,價格相當高。

於是,李書福決定自己開發生產冰箱中的這一最關鍵部件——蒸發器。可是他自己瘋狂地試驗了幾天之後卻並沒有成功。

你可能會想,那李書福就此放棄了嗎?當然沒有了。那他又是怎麼做的呢?很簡單,既然靠自己不行,那就找內行的人去!總會有人能行的。

於是,李書福到了上海,找到了相關專家。問題很快解決了,李書福回到台州開始試製蒸發器。自己還完全做不到,那就再找別人。他在一個化工廠找了個同學,幫他做實驗,最後蒸發器研製成功,並且順利生產出來了。很快,李書福壟斷了當地的蒸發器市場,進而銷售到了全國,上海、山東幾家生產冰箱的大廠,乾脆把所有生產冰箱的部件全交給他的廠子來加工。

於是,李書福就此發財了,僅那一年他就賺了200多萬元,而那時的他也才不過21歲。再後來,李書福乾脆自己生產起了冰箱。然而,1989年國家實行冰箱定點生產時,他受到了打擊,冰箱廠不得不關門。

然而,李書福並沒有就此沉寂下去,他又找到了新的致富路子。他又生產起了當時還全靠進口的高檔裝修材料,並且再次大獲全勝,每年贏利達數千萬元。

再後來,他看到摩托車行業的前景,又打起了生產摩托車的主意。但是李書福又碰到了同生產冰箱一樣的問題——沒有“生產權”。不過有了上次的經驗,李書福這次沒有輕易放棄,而是通過與人合作暫時解決了問題。

不過李書福這個小小的協作摩托車廠並不被人看好,因為在當時有著很多國營的大型摩托車廠家,李書福這個小小的私人廠家又如何能擠得進去並立足市場呢?李書福就是李書福,他凡事總有解決辦法!他研究生產起了當時基本上還無人涉足的女式踏板摩托車,僅僅七個月就獲得了成功,從而打開了摩托車市場。

從摩托車跨越到汽車,李書福的“遇事想辦法”這種思維方式同樣起到了關鍵作用。當時,李書福興起了自己辦廠造汽車的念頭,想法雖好,不過這種念頭在當時看來根本就是行不通的,他也因此被人稱為“瘋子”。不過,這個瘋子卻有著一種解決問題的執著,最終,他通過與一家快要倒閉的國營小汽車企業的合作踏上了正式生產汽車的道路,也由此走上了他作為中國民營汽車第一人的輝煌之路。

從一個小小的照相個體戶走到民營汽車第一人,從一個貧窮落後山村的小青年到成為中國的大富豪,李書福經歷了很多坎坷。如果他被其中任意一個小坎給擋住了,停下了腳步,那麼他的成功也許就不被我們所知了。

其實,在每一條通向成功的路上,都有著很多坎坷。問題並不在於坎坷,而在於遇到坎坷之時,我們是否敢於拼搏,是否真正地去想辦法解決問題。如果只是尋找停步或退縮的理由,結果只能是失敗,就只能淪落為平庸者。

那麼,李書福又為什麼能跨過一道又一道坎兒呢?原因很簡單,因為他遇事不是為自己尋找各種開脫的理由,而是盡力去尋找解決的辦法——找再多的理由也是沒用的,只有找到辦法,才能解決問題,走向成功。

李嘉誠十幾歲就出去謀生,好不容易從一個茶樓的小夥計做到一個小塑料廠的工廠主,沒想到不久就因資金週轉緊張而面臨破產的危機。朋友們勸他把廠子賣掉算了,還債後再去做工也比現在強多了。在極度困難時,李嘉誠曾一度想到過自殺,但是生性好強的他不允許自己就這樣失敗。後來,他冷靜下來,找出自己失敗的原因——操之過急,生產與銷售配合得不好。然後,他從問題入手,想出瞭解決辦法。他果斷地收縮生產,把得力的工人派出去搞推銷。他自己也揹著產品跑遍了香港,拜訪了上百個代理商。憑著優質的產品,他很快就得到了幾個代理商的支持,並獲得了一筆定金,終於渡過了難關。

在面臨破產時,李嘉誠沒有為自己找理由開脫,而是努力想辦法解決問題,他最終走出了危機。成功人士總是那些善於想辦法解決問題的人,李嘉誠是這樣,王永慶同樣也是這樣。

當年,王永慶的門市

旁邊是日本大店,周圍又有不少米店老字號

,只有200塊錢資本僅僅十幾歲的王永慶竟然還敢開米店,並且一舉獲得成功,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很簡單,他想辦法找到了自己的顧客。你們有老顧客,我新開張;你們資本雄厚,我缺乏資本;這些條件比不上你們,但我與人方便,送貨上門,我的米更乾淨、質量更好。就這樣,王永慶找到了自己的顧客群,米店就這樣生存下來了,並且越幹越紅火。

其實,出現危機,出現問題並不可怕。很多時候,危機和問題意味著轉機,或者說新的機遇,只不過需要先找到一種催化劑來催化這個機遇。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正是這種催化劑。當你想辦法去解決問題時,你也就抓住了轉機。

一個四十多歲沒有什麼文化的中年人失業後能做什麼呢?雖然他以前曾經在伊利做到大經理的位置,那麼他的出路又在哪裡?

當年的牛根生就面臨這樣的問題,他又是怎麼解決的呢?他並沒有抱怨,抱怨命運為何如此不公,讓自己這樣一個努力的人經受這樣的折磨;他並沒有怨憤,怨憤以後的生活該如何去過。牛根生想既然自己被別人推了出來,那麼這會不會也是一個機會,逼著自己去做一番事業呢?

有誰能想到,經過短短几年的時間,在這個四十多歲失業的中年男人手上,又誕生了一箇中國的名牌奶企——蒙牛。

誰能說,坎坷、危機、問題不是一種機會呢?問題在於你是怎樣做的。是抱怨命運的不公,是給自己的停步和退縮尋找理由?還是迎難而上,敢於拼搏,想辦法解決當前的問題呢?什麼樣的選擇,就有什麼樣的結果和命運。

所以,我們再遇到坎坷時,要敢於拼搏,積極想辦法擺脫危機,解決問題。

首先要正確地認識危機、挫折、挑戰和問題,不要因出現危機而膽怯,而停步或退縮不前。相反,要把出現危機看做重新評價自己,評價自己的事業,否定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新機遇。

停止抱怨,不要把導致厄運的原因都歸於外因,多從自身和內部找原因。

不要輕易放棄,應努力尋找問題的癥結所在。

找到問題的癥結之後,應努力想辦法解決它,並不斷地付諸行動檢驗。

如果通過努力後,無法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無法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可以求助於他人,求助於專業高手。

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後,應該立即解決問題。不具備解決問題的條件的,應先創造條件,然後再努力解決問題。

如果一個項目已經無法挽救,可以丟下它,再去尋找新的項目,新的生機。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

人生往往需要不斷地堅持應該堅持的,不斷地放棄應該放棄的,不斷地否定自己,不斷地完善自己,才能不斷地尋找到新的生機,不斷地拼搏,才會不斷地登上新的高度。

窮人找理由,富人找方法

不管上班族還是全職主婦,還是學生,還是老人,想知道更多副業怎麼做?歡迎關注我,一定會讓你的生活更自由,如果你也有副業想做不懂做,歡迎私信我,我會竭盡全能幫你。

我堅信:總有一個窗戶為你打開,總有一個副業適合你,一起為更自由的生活努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