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資訊|《美麗中國》首播 65歲老人爲中華對角羚賦名

“OMG,原來防曬霜對海洋有這樣的危害”、“65歲老人還在為環保盡力,讓人敬佩”、“被動房什麼時候才能來到我身邊,一定去買一套享受”……山東衛視全國首檔生態商養成節目《美麗中國》9月15日播出第一期後,不少網友和觀眾就給出了“漲知識”的好評。作為全國首檔生態商養成節目,《美麗中國》通過綠色發聲人的環保故事,帶來環保知識與環保理念上的新鮮話題,號召大家從身邊的點滴做起,身體力行踐行環保。

美麗中國資訊|《美麗中國》首播 65歲老人為中華對角羚賦名

美麗中國資訊|《美麗中國》首播 65歲老人為中華對角羚賦名

美麗中國資訊|《美麗中國》首播 65歲老人為中華對角羚賦名

生態商養成要從日常點滴做起

潛水教練谷曉磊作為綠色發聲人帶給觀眾的是令人羨慕的海底朋友圈。可讓谷曉磊無奈的是,五彩斑斕的海底世界正在逐漸消失,不僅水質變差,甚至那些美麗的珊瑚都在慢慢變白。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珊瑚白化?谷曉磊的答案讓觀眾很是驚訝。原來,珊瑚的斑斕色彩是因為共生海藻的影響。而防曬霜中的羥苯甲酮和對甲氧基肉桂酸辛酯等化學物質會在海水中產生富集作用,層層積累疊加,導致共生海藻死亡,珊瑚白化,海洋生態遭到破壞。

谷曉磊倡議,大家去海邊的話,一定扔掉防曬霜,給海洋一個好的生態環境。不過,到海邊塗抹防曬霜防止紫外線曬傷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對此,節目建議遊客可以選擇輕薄透氣的防曬服,或者不含羥苯甲酮和對甲氧基肉桂酸辛酯等化學物質的防曬霜,在保護自己的同時也保護了環境。

生態商養成需要多種思考

除了普及知識點,生態商的養成更要培養人們對生態問題的思辨。因此,除了綠色發聲人現身說法,《美麗中國》還有三位點評嘉賓和八位由90後、00後組成的“青春觀察團”,對綠色發聲人的觀點進行質疑、辯論、探討,通過多維度的思考、深入探討環保理念。首期節目中,綠色發聲人韓飛的被動房設計理念引發了最多爭議。

被動房的優點是不用主動的採暖和空調系統,卻可以保持冬暖夏涼。但現場有嘉賓和“青春觀察團”卻理性地提出,被動房存在公攤面積更大買不起、建築成本高等問題。不過韓飛依然樂觀地認為,在越來越注重環保和舒適生活的今天,被動房的理念一定能在國內有好的前景。嘉賓吳學蘭也給韓飛點贊,稱被動房一定是中國丈母孃催著要買的好房子!

養成生態商更需要身體力行

65歲的生態攝影家葛玉修被稱為“中華對角羚”之父,他的綠色宣言是“愛護野生動物也就是愛護我們的家人”。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一直以來,世界上都沒有中華對角羚的照片。直到1997年,偶然的一個機會,葛玉修在青海捕捉到了這群精靈,此後他就致力於這種瀕危動物的保護。他向國家有關部門提議建立“中華對角羚專屬保護區”,挽救這一極端瀕危的物種。在葛玉修看來,動物和人類一樣有情感,人類要愛護自己家人一樣愛護動物,我們的家園才會更和諧。

葛玉修的故事感染了現場和電視機前的觀眾,也在社交媒體引發廣泛熱議,節目主話題登陸社交平臺話題榜。而節目同期發起的全國首個“美麗中國·撿拾慢跑”公益活動,也現身9月16日舉行的2018北京馬拉松,向更多的跑步愛好者傳遞“撿拾慢跑”的環保理念。

“美麗中國撿拾慢跑”活動跑進北京馬拉松

既有扔掉防曬霜這樣的環保新常識,也有敢於表達正面討論的被動房設計理念,更有像保護“中華對角羚”這樣所做的默默努力,《美麗中國》用動人的故事為生態商養成開了一個好頭。後續節目中還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人物?他們會帶來哪些新鮮的觀點?每週六晚21:20,關注山東衛視《美麗中國》,你的選擇就是地球的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