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亭下,老年團唱出「夕陽紅」

“人到老年如夕陽,晚霞也是好風光。快樂瀟灑向前走,長壽之歌天天唱。早晚活動要適量,粗茶淡飯吃得香。家務瑣事處理好,琴棋書畫有專長。知己朋友常相見,談笑風生心舒暢。最美不過夕陽紅,山清水秀俺家鄉!”叮……“南陽亭歌舞隊”的群聊中,出現了這樣一首小詩,是隊伍裡的張瑞蓮寫的。

張瑞蓮解釋說:“這就是描寫的我們這群人,白天忙著帶孩子幹家務,晚上一起出來唱唱歌,散散步,過的可開心了。”

南陽亭下,老年團唱出“夕陽紅”

南陽亭歌舞隊是今年春天正式成型的,十五六個超過60歲的大媽大爺準時在青州市南陽河畔的亭子裡集合,一起鍛鍊一起唱紅歌,活力盡顯。從最早的四五個人發展到如今的十五六名固定成員,這個小小的業餘歌舞隊到底有什麼魅力呢?

最早的成員王桂花介紹說:“最早的時候,是我們四個退休的,沒事就出來鍛鍊,一邊走一邊唱歌,唱的都是我們那個年代的歌,歌頌共產黨,歌頌毛主席的歌。昨天是毛主席誕辰,我們就唱了一晚上毛主席的歌呢!逐漸進來的都是在四周住著的,沒事過來散步,大家常見面也就熟悉了,越聊越聊得來,大家就一起散步、唱歌了。”

如今歌舞隊裡的成員們來自各行各業,有醫生、有老師也有退休的職工,上到72歲,下到60歲,各具才藝,唱歌、跳舞、吹口琴、拉二胡、打太極、吹笛子……

張蘭花是公認唱歌最好的,在大家的掌聲中,張大姨自信的拿起話筒,唱起了《南泥灣》。兩段過後,她興致不減,接著又來了一首《回孃家》,贏得陣陣掌聲。身邊的小孫子也聽得很是認真。張大姨的歌聲帶動起了亭裡的氛圍,一對夫婦現場也來了一段優美的交誼舞,接著就是隊裡的人集體來了個大合唱《夕陽紅》,就算是抱著孩子,也不影響大家的發揮和興致。

王桂花調侃說:“原本我們都是晚上出來,七點半到九點半,先散步,然後到亭子裡唱歌,一個個穿的都是運動服運動鞋,怎麼舒服怎麼來。今天,一聽說有記者過來採訪,可是要好好倒飭一下自己了,沒事的,都抱著孩子來了。”

南陽亭下,老年團唱出“夕陽紅”

張瑞蓮也附和道:“我們年紀大了,也是要買新衣服的,把自己打扮好看了,心情就好。我們家孩子和老伴很是支持我出來鍛鍊和唱歌,身體好,心情也好。以前我吃著各種藥,自從出來鍛鍊之後,大家在一起唱唱歌、跳跳舞、打打拳……不僅身體素質好了,這一天也很充實,心情也好了。白天就能幫子女帶帶孩子,乾乾家務,可充實了,中午還能給孩子做做午飯。”

在一起唱歌散步的日子裡,她們沒有放下生活瑣事,收穫健康好心情的同時,還收穫了一群好姐妹。大姨們紛紛表示:“我們群裡有醫生、有老師……沒事我們還會在群裡交流一下養生的心得。有個什麼事,在群裡問一聲,大家都給幫忙,群策群力,互相關愛。”

她們自己開心,還把歡樂帶給了身邊的人。“如果我們偶爾哪一天沒有過來唱歌,經常過來玩的人就會問,哎,那些唱歌的今天怎麼沒來啊?見了面也會問,你們昨天怎麼沒來啊?不過,我們為了避免影響七八十歲的大哥大姐鍛鍊,他們都喜歡安靜,我們都是先圍著河邊溜達一圈,回來等他們走了我們再唱。”張瑞蓮說道:“我們很有組織紀律性的,有事不來都會在群裡請假。每晚上集合之後,先看看群裡誰請假了,然後數人頭。”

共同的愛好,將這群可愛的老年人聚到了南陽河邊,而年輕的心態讓他們用嘹亮的歌聲為城市發展伴奏,傳遞著正能量。歲月改變了他們的容顏,卻無法動搖一顆顆年輕的心,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著新時代老年人的風采。(記者 張潤璞 冷文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