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五个层次,你站在哪一层?

就像昨天的文章里说的一样,一个人的旅行态度,出卖了他的灵魂高度。

一个人的旅行层次,也透露出一个人的素养和旅行境界。

关于旅行,细说有5个层次,你在哪一层?

1

辣手摧花,到此一游

这一类的游客是最不受待见的,受到全世界的谴责。

他们旅行到一个地方,破坏公物,漠视规则,甚至在千年的名胜古迹处,都要刻上自己的名字,向全世界宣布,自己曾经来过。

如,5月27日,在四川省宜宾市高县胜天镇流米寺景区,一辆越野车在景区人行爬坡梯道上行驶,将有百年历史的步道石梯碾碎,并不知廉耻的嬉笑作乐。

旅行的五个层次,你站在哪一层?

又如,乘坐飞机旅行,告知热水需要收费,就将泡好的面泼向空姐。

又如,在吴起县胜利景区,攀爬红军雕像照相。

又如厦门大学著名的“芙蓉隧道”上,乱写乱画,恶意涂抹的痕迹。

旅行的五个层次,你站在哪一层?

这样的行为比比皆是,甚至家长还怂恿孩子攀爬雕像,不知道这样的教育,对孩子的未来会有什么好处。

所以,这种不顾及历史文物,漠视别人的指责,给自己的国家造成负面影响的旅行,是最低境界。

2

盲目跟团,走马观花

处于第二层旅行层次的人,往往出门的旅行状态表现为:“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出门拍照,回家一问,啥都不知道”。

当然这类人,一般以跟团出门旅游为主,卡着点赶场,走马观花,四处拍照。

在他们看来,最重要的是:我来过,我看过。

当然也得有个好体力,好精神,不然一走整天的,一般人受不了。

他们力求用最少的钱,最短的时间,去到最多的地方。

“喂,我这里,3天带你游遍新马泰!”

“什么?!等着,我马上来。”

“喂,别去那了,我这里5天可以欧洲10国游!”

“好好好,这就来!”

“喂,十国游算啥,我这只要1000块,带你去5个国家,回头还送你一堆免费礼品!”

“都别说了,我现在就拿钱报名!”

报完名后,旅游团笑开了花,报名的人也美滋滋。

至于累不累?不关心!

做攻略?浪费那时间干嘛?

时间短,够不够玩?无所谓!重要的是便宜啊!

当然,旅行完回家后,拿着手里导游推荐购买的东西,看着朋友圈里一堆点赞的人,心里想:我可真牛逼,美滋滋,美滋滋!

这种旅游,关心的不是看了什么,也不是有没有看到什么,而是我去看过了,看到了。

打卡!拍照!定位!发朋友圈!

对了,一定要配上一句优美的文字,凸显自己文艺的气质。

处于这一层次的游客,往往以为用脚踏入了这个城市,用眼看过了这里的风景,用手机记录了这里的样貌,就是旅行了,但是,这仅仅是湮没在朋友圈里的一条可有可无的动态罢了。

3

自主攻略,拍照打卡

对于第三层的人来说,旅行不是心灵的放松,而是像一种日常任务的打卡,他们不追求多国旅行,也不追求看多少的景色,只是尽力做到最详细最全面的深度游。

一般他们会在决定一个旅行地之前,从网上看最全面详细的旅行攻略,找当下最火热的网红地,力求在每一个热门的推荐景点打卡报到。

这种感觉,像是玩一款大型的旅行类网络游戏。去旅行,就是攻克每一个任务点。

旅行的五个层次,你站在哪一层?

在决定攻克一个任务点之前,他们会先从网上看别人的点评,看这个任务点是否有好的装(照)备(片)爆出,是否能换出好的评价。

然后决定好任务点之后,开始翻看相关的电影、书记、旅行点论坛、别人写的游记,当地必玩的景点,必吃的美食,必住的酒店民宿,必看的展览等,一一标记清楚,做好攻克的准备。

一切都准备好了后,说不定有志同道合的团员加入。

发起人是团长,决定起床时间,吃饭地点,旅游景点,打卡地点。

精通说话之道的是先锋,负责问路,沟通,打听消息。

掌管资金的是奶妈,负责在团员疲惫的时候,给大家补给恢复体力,保证任务点的攻克。

最后,一行人背负行囊,披荆斩棘,先斩左侧网上爆红的奶茶店于马下,再斩右侧“10大必打卡网红墙”的景点,然后直行突进“本地5大美食”之一的小吃店。

旅行的五个层次,你站在哪一层?

当一行人,花费众多精力,众多世界,差点把奶妈熬干之际,最后关卡终于攻克下来,获得至高道具——旅行纪念照片。

卢梭说:一个人抱着什么目的去旅行,他在旅行中,就只知道获取同他的目的有关的知识

对于这种旅行者,旅行的目的是去看完成,那他收获到的也就是自我的满足。

旅行对他们而言,是一种复制粘贴式的体验,和网络上的旅行游戏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游戏完成任务有奖金,而你,还是老老实实工作攒钱吧。

别着急赶路,而把自己的灵魂遗忘在路上。

4

历史地理,文化之旅

第四层境界的旅行者,对他们来说,优美的景色,远不如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碰撞更吸引人。

法国作家雨果就是文化旅行的先锋。

在19世纪中期,雨果曾在欧洲莱茵河旅居过一段时间,并写下了著名的游记散文《莱茵河》。

旅行的五个层次,你站在哪一层?

在这部伟大的文学著作中,雨果用优美的文笔、流畅的记叙风格,生动形象地为读者介绍了他在旅行时的境遇。

可能与莱茵河周围美丽的风景相比,雨果对河流流域的人文风物反而更加钟情吧。

古老的教堂城堡、历史的博物馆、前世辉煌现在却破败的坟墓,他用自己的文笔不断挖掘历史的内涵,追昔思古,把莱茵河悲壮、雄浑记录在纸上。

不同于他人用眼睛观看世界,雨果用心去发掘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并将其记录下来,以书信或日记的形式向后来人介绍这里的城市、教堂、古堡、人文、风俗、习性。

余秋雨也是如此。

我还记得,当年在高中的时候,第一次读到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深深的被书里各国的人文和历史所吸引。

书里不光有对山水、风俗的描写,而且结合当地的宗教、文化、教育和国家建设,像读者完整的展现了一个世界的样貌。

旅行的五个层次,你站在哪一层?

对这个层次的旅行者来说,旅行的意义不在是单纯的旅行打卡,也不是纯粹的一个地名,而是融入到当地,体味不一样的人文景观、风土人情、历史背景、地理品性,感受山水之美之余,领略文化之姿。

5

心灵之旅,探知真我

2003年上映的意大利电影,《托斯卡纳艳阳下》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弗朗西丝·梅耶斯一个大学的教授兼作家,但本是工作高升的阶段,却在她35岁这年却遭遇了作家最怕的事情,灵感枯竭;

本想得到爱人的安慰,可是没想到在感情上也遭受重创,丈夫出轨,并提出要跟她离婚。

好友不忍看着弗朗西丝痛苦沉沦,于是送了她一张去托斯卡纳的机票,希望她可以在旅途中发现自己,重新开始。

旅行的五个层次,你站在哪一层?

到了托斯卡纳的每一天都是休闲惬意的,弗朗西丝甚至买下了一套别墅打算就此定居,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美好,痛苦也看似过去。

只是弗朗西丝心里知道,她内心的疤依旧没有愈合,当听到好友提及丈夫的名字时,她还是痛苦得情难自抑,甚至对自己开始新生活觉得没有意义。

若要前行,就得离开你现在停留的地方。

旅行的五个层次,你站在哪一层?

于是她决定再次出发,继续旅行,前往意大利,在旅途中探索真我。

影片的最后,故事的结局依旧不是圆满的,她依旧独身一人,甚至再次惨遭抛弃,但弗朗西斯已经学会着告别过去的自己,接纳全新的未来。

生活就是眼前的生活,但你应该用全新的态度去迎接它。

旅行的五个层次,你站在哪一层?

旅行不是从自己呆腻了的城市,去另一座别人呆腻了的城市;

旅行不能只是身体在路上,灵魂没有跟随。

真正的旅行,身体和心灵都必须在路上。

只有这样,你在见过芸芸众生,见过苍天大地,才能看见自己。

林语堂说:“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流浪者,经历着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志。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称其为旅行。

旅行不是为了去看新的风景,而是用新的眼光去看自己。

以流浪者的姿态,把自己交给远方,去寻求心灵的深度游,去探索未知,发现全新的自我,这是最高境界的旅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