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間通風不暢溼氣太重?看日本設計師如何實現乾濕分離!

提起衛浴室

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鏡子常被洗澡時的水蒸氣弄溼?

碰上尿急也只能等洗澡的人出來?

屋內溼氣太重馬桶墊一直幹不了?

永遠擔心毛巾被馬桶細菌或洗澡時水汽濺到?

通風不暢採光也差強人意?

這類場景是很多中國家庭衛浴室的側影

衛生間通風不暢溼氣太重?看日本設計師如何實現乾溼分離!


但提起日本衛浴室

大家心中的第一印象是

“再小也會有浴缸”

第二印象就是

“連馬桶蓋都特別智能”

衛生間通風不暢溼氣太重?看日本設計師如何實現乾溼分離!


相比中國的衛浴室,日本做到了非常好的兩點:四式分離、人性化細節

“四式分離”:馬桶、洗面臺、浴室(包括浴缸和淋浴)以及洗衣機這四件,隔開以便分別利用。

“人性化細節”:智能化的馬桶、坐式淋浴、浴缸的充氣支架……

什麼是”四式分離“

先看一張普通日本家庭的戶型圖和設計圖,日本的衛浴空間還是比較大的,這和日本的廁所文化有關,但也可以明顯看到,日本衛浴室的“洗面室”和“浴室”是分開的,這就是“四式分離”的體現


衛生間通風不暢溼氣太重?看日本設計師如何實現乾溼分離!


(戶型圖)

衛生間通風不暢溼氣太重?看日本設計師如何實現乾溼分離!


(設計圖)

一、衛生間

對於普通不帶洗手池(非洗面臺)的衛生間,需要的尺寸在輕質隔牆的情況下一般為1.82mx0.91m。下圖最後一張是最小尺寸,基本已經很難安裝洗手池了。


衛生間通風不暢溼氣太重?看日本設計師如何實現乾溼分離!


(設計圖)

衛生間通風不暢溼氣太重?看日本設計師如何實現乾溼分離!


(實物圖)

一般來說,衛生間需要一定的收納空間。帶有洗手池的衛生間,是比較理想的,如下圖:坐便器的右手邊設置洗手池、置物臺,下面是收納櫃、毛巾架以及衛生紙。


衛生間通風不暢溼氣太重?看日本設計師如何實現乾溼分離!



二、洗面臺

上文中說到洗面臺和洗手池的區別了。設置洗面臺的屋子即洗面室,它的作用大概有以下幾種:


衛生間通風不暢溼氣太重?看日本設計師如何實現乾溼分離!


(從左到右依次為:洗面、洗髮、化妝、作為浴室的更衣室、作為洗衣甚至晾曬的場所)

對於洗面室來說,尺寸和佈局方式基本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標準形態:(尺寸均為內部有效尺寸)

最小尺寸的佈局方式,能容納一個800左右的洗面臺、收納櫃以及洗衣機。


衛生間通風不暢溼氣太重?看日本設計師如何實現乾溼分離!


稍大一點的尺寸,可以佈置收納換洗衣物、毛巾等的櫃子。


衛生間通風不暢溼氣太重?看日本設計師如何實現乾溼分離!


再大一點洗面臺可以帶梳妝檯的功能,並將洗衣機移到相對較遠的另一個區域。


衛生間通風不暢溼氣太重?看日本設計師如何實現乾溼分離!


當然,洗面池兼梳妝檯也可以是這樣的:


衛生間通風不暢溼氣太重?看日本設計師如何實現乾溼分離!


對於100平米以上的大戶型來說,如果能將洗衣機也分離出去就更好了,甚至可以結合晾曬、熨燙等空間的設置。這就形成了家務間,後面我們詳細講解。

三、浴室

日本的浴室基本都是標準式,稱為UNIT BATH,尺寸都是標準值,無論是設計還是施工都非常方便。


衛生間通風不暢溼氣太重?看日本設計師如何實現乾溼分離!


(左邊為LIXIL的UNIT BATH,右邊為豪華公寓版UNIT BATH)

進門之後是淋浴,裡邊是浴缸(因為日本人喜歡泡澡,所以日本基本不存在只有淋浴的浴室),牆上有置物架和毛巾架,防水、下水、排氣等都做的非常好,打掃也非常方便

日本的UNIT BATH有許多尺寸模式,均以數字命名,例如UB1216,就是指UNIT BATH的內部有效尺寸寬度和進深分別為1200mm和1600mm,如圖。


衛生間通風不暢溼氣太重?看日本設計師如何實現乾溼分離!


(這也是一般住宅會採用的最小尺寸,在小戶型中經常會用到,浴缸較小,基本躺不了。)

在一般面積的住宅中UB1616和UB1620也是經常會採用的尺寸,可以看到,這兩種尺寸的浴室中,浴缸基本相同,只是淋浴部分大小不同罷了。


衛生間通風不暢溼氣太重?看日本設計師如何實現乾溼分離!


(各種尺寸的設計圖)


四、家務間

家務間的設置非常考驗建築師的能力,設計的時候就應該充分考慮從洗衣到晾曬空間,再到摺疊、收納的流線。


衛生間通風不暢溼氣太重?看日本設計師如何實現乾溼分離!


(例如圖中的佈局,洗衣房連著陽臺,洗完可以直接拿出去曬,收回來疊好直接放進服裝的儲藏室。)

又比如下面這個佈局是一個能過圍繞家的中心團團轉的家務模式


衛生間通風不暢溼氣太重?看日本設計師如何實現乾溼分離!


在上圖這個佈局中,廚房和洗面所的中間設置家務間,能迅速整理熨燙洗滌完的衣物等,佔用空間並不大但是使得家務動線變得明快

當然,不只是洗衣,將媽媽的家務空間和簡單的工作臺、各種收納功能統一起來也是非常緊湊高效的設計方法。下圖將廚房和家務間合成了一個模塊,能方便的從廚房進入到家務間進行模式切換。


衛生間通風不暢溼氣太重?看日本設計師如何實現乾溼分離!


或是如下圖廚房、家務間、收納衣帽間、洗面更衣間一條直線解決,非常簡潔便利。


衛生間通風不暢溼氣太重?看日本設計師如何實現乾溼分離!


“四式分離”的要求非常高,但也有戶型就是四者完全分開的例子,如下圖。洗衣服帶著巨大的晾曬空間,廁所則位於靠近臥室的一側,帶洗手池。

衛生間通風不暢溼氣太重?看日本設計師如何實現乾溼分離!


有哪些“人性化細節”

看完了“四式分離”,我們再來看大家一致喜歡的“人性化細節”。

一、智能馬桶蓋

日本的馬桶蓋除了具有自動加熱、除臭、沖洗、烘乾、抗菌、臀部按摩功能外,還可以播放逼真自然的水流聲掩蓋如廁聲音,可調節馬桶高度,提供聽音樂和玩遊戲的功能……


衛生間通風不暢溼氣太重?看日本設計師如何實現乾溼分離!


當你開門進入廁所時,馬桶蓋自動彈開,並開始加熱,馬桶的LED燈會自動亮起,已經做好一切迎接屁屁的準備,而你需要做的只是脫下褲子……


衛生間通風不暢溼氣太重?看日本設計師如何實現乾溼分離!



二、坐式淋浴

日本發明了一種坐式淋浴,噴頭多方位對準身體,可以讓人輕鬆淋浴。


衛生間通風不暢溼氣太重?看日本設計師如何實現乾溼分離!


其實在國內,也有房地產開發商做出了這樣的人性化設計。

三、多功能浴缸

在日本,浴缸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他們的浴缸也有很多功能,最基本的就是加熱模式,還配有能蓋上浴缸的摺疊蓋

日本人一般會先用淋浴洗乾淨身體,然後再進行泡澡,也不在浴缸內使用肥皂等洗浴用品,所以泡過澡的水會在浴缸的小鍋爐裡過濾循環,再蓋上蓋子保持恆溫。據說這種浴缸五個小時溫度僅降低兩度,洗澡水可以重複使用,相當的節能環保,日本人一家四口都可以共用一缸水。

衛生間通風不暢溼氣太重?看日本設計師如何實現乾溼分離!


衛生間通風不暢溼氣太重?看日本設計師如何實現乾溼分離!


還有專門在泡澡時使用的充氣支架,能伸縮調節與臉部的距離,還能調整角度,讓你在泡澡時也不耽誤看片、玩遊戲,簡直是泡澡神器。


衛生間通風不暢溼氣太重?看日本設計師如何實現乾溼分離!



四、電子控制面板

電子控制面板有非常多的功能,讓浴室的溼度、空氣質量等保持在合適的範圍。

24時間換氣:浴室中會有潮氣,為防止浴室發生黴點,可進行24小時換氣,換氣分“弱”和“標準”二檔。


衛生間通風不暢溼氣太重?看日本設計師如何實現乾溼分離!


涼風:天熱時可以打涼風,風向可以變化。

乾燥:洗完澡後浴室要進行乾燥,乾燥時間可以設定,時間到後自動停止。乾燥後浴室內將沒有一滴的水分。陰雨天可以將浴室作為洗衣機的烘乾箱使用,將洗滌後的衣物掛在浴室中乾燥,乾燥時間可以設定。

風向:各種冷暖風向的設定。

サウナ:桑拿浴的各種設定。

國內似乎更容易接受的方案是所謂“乾溼分離”,把洗漱臺獨立到衛生間門口,這樣可以在早晨等高峰時間提高家庭成員使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互不影響,這也是我們十分推薦的設置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