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價眼鏡店走紅昆明,便宜到底有沒有好貨?

《論語》有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而現在是“三人行,當有近視眼”。數據分析,目前我國近視人口超4.5億,幾乎平均每三人中就有一個是近視眼。這就意味著眼鏡在中國市場擁有極大的需求量。

網絡上有這樣一句流行的行業秘語,“20元的眼鏡,200元賣給您是講人情,300元賣給您是講交情,400元賣給您是講行情。”從一個側面揭示了作為“十大暴利行業之一”的眼鏡業的利潤空間。近日,卻有一家主打平價招牌的眼鏡店在昆明走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請跟隨筆者一起來探尋其中的秘密。

平價眼鏡店走紅昆明,便宜到底有沒有好貨?

平價眼鏡店走紅昆明,便宜到底有沒有好貨?

在昆明各大商圈以及百貨公司內,眼鏡店的裝潢一家比一家豪華。一看有顧客進門,滿臉堆笑的導購員就會熱情地拿來一張價格表,上面從玻璃片到樹脂片、從國產片到進口片、從加膜片到防輻射片應有盡有,價格自然也等級分明。筆者暗訪了幾家頗為豪華的眼鏡店,在店內女導購向筆者推介了各種鏡片。按照她們的指點,筆者把目光移向那些金屬的或膠制的鏡架。可是很快就發現了問題,售價分別為300多元和1000元的半框鏡架看上去外觀極為相似,拿起來細看似乎也沒有多大區別,但導購的解釋是“工藝不同,材質不同,進價也不同。”一款鈦制全框鏡架售價1500元左右,經過討價還價,導購說最多可以打折到“會員價”1200元左右。據瞭解,一副普通的鈦金眼鏡架,從批發商到零售商的環節,可經歷從十幾元到幾千元的價格差價;一副精工牌鏡架進價約為200元左右,可一進眼鏡店即身價倍增,能賣到600至1000元;一副鈦金鏡架進價不過100元,而在眼鏡店裡售價可達2000到3000元。經過一天的暗訪,筆者不禁感嘆,難怪眼鏡行業連續兩年位列“中國十大暴利行業排行榜”。

昆明甚至可以說整個國內眼鏡市場的大環境是這樣的,那麼在昆明走紅的這家眼鏡店究竟是如何做到平價的呢?筆者不禁對這家店更加好奇了。中國有句俗語“便宜沒好貨”,低價是否預示低品質低檔次服務呢?對此,筆者也是持著懷疑的態度進行了多方暗訪調查,接下來就為大家揭開鏡都惠眼鏡店之所以低價的秘密。

平價眼鏡店走紅昆明,便宜到底有沒有好貨?

首先,鏡都惠之所以能實現低價銷售眼鏡,無非是去除中間流通環節,直接從廠家現金採購,這樣每副眼鏡至少降低1/3價格。"同時“鏡都惠眼鏡”採取非旺鋪、樓上經營、簡約裝修等手段,將運營成本降至最低。相對於傳統眼鏡店商業街旺鋪租金,每月即可節省幾萬元,這樣每幅眼鏡又可少分攤1/3的費用。

其次,推行薄利多銷政策,通過壓縮運營成本實現低價銷售。“鏡都惠”所售每款眼鏡都經過技術檢測部門檢測合格,眼鏡質量與其它眼鏡店沒有任何區別。

最後,還有大家關心的技術問題,鏡都惠所聘請的驗光師,均持有國家驗光師資格證書,這一點在顧客進入眼鏡店就可以看到懸掛於牆上的驗光師資格證。

筆者隨機訪問了幾位在“鏡都惠眼鏡店”挑選眼鏡的顧客,一位選購太陽鏡的王先生告訴筆者,自己本來不戴眼鏡,聽朋友介紹說這裡的眼鏡便宜,就過來看一看,我選中的這款太陽鏡在別的眼鏡店可要上千元呢,這裡才賣200多,非常實惠。一位挑選眼鏡的女孩對筆者說,我買了三款不同樣式的眼鏡,才花以前一副眼鏡的價錢。我可以根據每天穿著的服裝配戴不同樣式的眼鏡,即時尚又顯青春靚麗。

平價眼鏡店走紅昆明,便宜到底有沒有好貨?

據調查瞭解,眼鏡從廠家到店面層層加價幅度如此驚人,主要是由於這個行業的信息透明度極低。因銷售現場為眼鏡是半商半醫的產品,必須通過中間的零售商加工後才能成為產品銷售出去。由於信息的高度不對稱,工廠裡出來的眼鏡產品價格,很難直接反映到消費領域,消費者無法判斷眼鏡的價值,又急切期待它的矯正作用,往往只能以價格來判斷眼鏡價值,在能承受的範圍內選擇高價格的產品。另外,國內眼鏡品牌之多,性價比之高,卻在舊傳統業態環境中得不到應有的推廣,不像電器和手機,也沒有哪個廠家有那麼高的積板性去做廣告。其實,眼鏡是一種科技含量較低的勞動密集型傳統產品,是相對簡單的光學知識,卻往往被一些商家神秘化,為很多消費者在信息不透明的平臺上忍痛高消費。

據報道,一副出廠價20元左右的眼鏡最後賣到消費者手中的價格就是400到1000元,暴利程度可見一斑,造成傳統眼鏡店袒價格居高不下的原因有兩點:一是多層次流通眼鏡和藥品一樣有很多層流通環節,一副眼鏡經過廠家、總代省代、零售商層層剝削,最後到消費者的手中已經翻了幾十倍,二是高成本運營,昂貴的店鋪租金加上高檔裝修,無形又使每副眼鏡的售價再次翻番小致力於提供超值商品的“鏡都惠”徹底改變了這種經營模式;而“鏡都惠”一般是直接向廠家以大宗現金買斷方式進貨,將中間環節成本降低到最低,為讓利消費者奠定了基礎,將這些實惠直接反哺給消費者,所以優勢肯定很明顯。據稱,“鏡都惠”某些產品的零售價比昆明有些傳統眼鏡店的進貨價還便宜。被眼鏡中間商稱為價格屠夫,被老百姓尊稱為平價的榜樣。如今的“鏡都惠國際眼鏡城”正如一匹黑馬般脫穎而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