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貴:身殘志堅 用志氣退「窮氣」

他,今年44

歲,從1歲起患小兒麻痺症,雙腿萎縮,二級傷殘,行動極為不便;

他,身殘志堅,不等不靠,用勤勞的雙手,撐起一片自己的天空;

他,雖是貧困戶,從不向政府伸手,卻滿懷一顆感恩的心。

王德貴:身殘志堅用志氣退“窮氣”

在犍為縣新民鎮新塘村,有一個建檔立卡貧困戶,是當地“名人”,因為他會一門手藝,就是利用岷江河畔豐富的鵝卵石資源,打磨掛件、菸缸、花臺等工藝品。附近有人要是撿到了品相好的石頭,都會找他進行加工,做成自己喜愛的工藝品。

他,就是新塘村5組的王德貴。

小石頭撐起“增收夢”

佝僂著身子、盤著雙腿、坐在自己的柺棍上,一根細細的水管沖洗著正在被水磨片打磨的石頭上,王德貴神情專注地打磨著。不要小看這些平常的石頭,要不了多久,就會變成一個個漂亮的手工掛件。

8月23日,記者隨鎮村幹部來到新塘村5組看到了正在房簷邊上專注打磨石頭的王德貴,腿腳不方便的他一下子站起來很吃力。他把我們帶進家中,一進門看到的是各種各樣的石頭打磨成的工藝品,佔據了狹小房子面積的很大一部分,大家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紛紛觀賞起了他的作品。

“這整的還是可以嘛,手巧,樣式還是多,形狀也像,摸起也光滑,好看。”在新民鎮工作的楊大姐拿著一個加工品說。

“我看你這吊墜、擺件跟峨眉山那些寺廟頭賣的差不多,不比那些撇。”一名村幹部說。

“我的工具都是以前年生買的,好多都不行了,要是工具好點我還可以整的更巴適。”王德貴有些自豪。

王德贵:身残志坚 用志气退“穷气”

專注打磨作品

王德贵:身残志坚 用志气退“穷气”

觀賞成品

附近的鄰居也紛紛過來看熱鬧,“我們也是最近才曉得他在整這個,這行是個細活碌,他腿腳不靈活,手還多巧的,他這個人喃,平時話少點,沒得壞心眼,人耿直得很,多踏實肯幹的,肯幫忙的,不貪小便宜,做事很有自己的想法,用句我們農村頭的土話說他人窮志不短”,一位大爺說。

王德貴聽了後臉上露出了樂觀、淡然的神情,他笑著說“人生在世嘛,啥子都要靠自己,自食其力一樣可以養活自己,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雙手和勤勞過上幸福的生活”。

不畏艱難 自學技能

說起怎麼走上這條“學藝”之路,平時話少的王德貴說的停不下來,他說,“2008年,在新民鎮的集市上,看見有人在賣鵝卵石吊墜和擺件,生意還可以,這個場景一下子一下子就吸引了他,來來回回的在人家的攤位上逗留了很久,細細的撫摸觀賞每一件飾品,想著幹這行又不需要啥子勞力,正好適合自己,一個想法從心頭湧現了出來,今後我也要幹這一行”。儘管已經是10年前的事了,每次說到他的“從藝之路”,他依然很激動,覺得自己終於找到“工作”做了。

回到家後,他就開始琢磨著購買工具,由於當時網絡不發達、信息也比較封閉,很多製作工具都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買到,特別是水磨片和鑽頭,生活條件也比較困難,好幾次都在放棄的邊緣,但是他告訴自己不能放棄、不願放棄、不捨放棄。

多方打聽,在表嫂的幫助下,在岷川茶廠分到了水磨片,感覺困難一個一個被自己解決,又多了一分希望。又從同村向吉林那裡聽說宜賓某個縣城好買鑽頭,二話沒說向吉林就用摩托車載起他去購買,終於買到了水磨片、切割機、鑽頭等相關製作工具,邁出了學藝的第一步。

往後的生活中每天都是河邊、家來回跑,這些年以來他自己都不知道磨了多少塊石頭,生活雖然有點單調,但是卻多了一份精神慰藉。一有時間就去河邊挑選石頭、在自己的小作坊裡慢慢摸索,打磨各類飾品,主要是做一些吊墜和擺件去市場賣,賣的也不貴,幾十百吧塊錢1個,但是由於各種原因,一直都沒有什麼銷路,沒有知名度,主要是做熟人生意,他就放棄了把它作為找錢的路子,只是把它作為自己的興趣愛好,不斷的學習專研,希望有一天可以真正的派上用場。

奮力堅持 砥礪前行

“這個東西還有點精緻哦,哪兒整的”?去年一名扶貧幹部來到王德貴的家中,看見了飯桌上吊墜,一問才知道這是王德貴自己打磨的,瞭解到他有這門手藝後,村幹部就鼓勵他“重操舊業”,王德貴一聽心裡沒有底,有所顧慮,猶豫了。

主要是擔心產品的銷路問題,但是他心裡又想著一直以來自己沒有放棄過,在不斷的學習工藝,不想靠等、不想靠要,不想別人當我是一個廢人,也明白自己的身體條件,勞動力能力弱,只能做一些手上的活,只能靠自己的手藝來養活自己,就這樣,他又繼續開始了打磨石頭做飾品去賣。

“現在生意好不好喃?”

“一般嘛,從去年年中到現在每個月也能收入300元左右,基本上還是可以保障自己每個月的生活開銷”,王德貴笑著說。

他做的飾品還是能夠買的出去,這又大大的增加了王德貴的信心。

村幹部紛紛為他的“生意”出謀劃策,盡其能力為他宣傳、提供幫助。“以後要對產品進行深加工、刻字、增加其藝術性、觀賞性、增加作品的附加值,要是沒有場地,就在我那邊去弄,我那兒的房子隨時都可以收拾出來。”村主任劉明安爽快的說。

“現在時代在進步,科技也發達了,在手機上買東西的人越來越多了,產品要想找到好的銷路還是要依託電商,藉助網絡平臺的開放性來賣你的東西,只要有個手機就可以了,操作還是方便,還節約了成本,省了很多事情,還有就是多去找哈代理商,我們也會積極幫你宣傳的”。一村民提出中肯建議。

隨著網絡的普及,學習渠道也方便多了,經過這幾年的學習沉澱,王德貴在不斷的反思,認識到以前自己的產品種類比較少,樣式比較單一,銷售渠道缺乏。

他對自己的“事業”是有一定想法的。他興致勃勃的說:“現在最重要的是買設備、擴大生產,購買開孔器、大型的拋光機、切割機等,大約還要投資10000元左右,現在的工具只能打磨些小件咯,很多都不能用。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想繼續幹這行就要更新工具,有了工具之後就可以打磨花盆、菸缸、寵物食盆等大型石頭加工品,也可以對各類產品進行來料加工等拓展業務範圍。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不斷的學習創新,練就好的手藝,打磨出精美的產品,東西好別人才值得別人掏錢買。

“這個就是我的飯碗,條件再艱苦我也要堅持下去”,王德貴堅定的說。

“脫貧,過日子是我們自己的事,等靠要沒有意思,周圍的人也看不起你,有人幫,有人扶是好事,非常感謝國家的政策,但是關鍵還是要靠自己肯幹,要靠自己的勞動過上幸福的日子,永遠靠別人不現實,也只能解決燃眉之急。”王德貴說這句話的時候站的筆直,顯得十分自豪。

王德贵:身残志坚 用志气退“穷气”

見記者拍照,王德貴努力站直了身子,不失精氣神

人窮志不窮,有志氣的窮人需要幫助,讓他們樹立戰勝貧困的觀念和信心,脫貧才會更有動力。受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輸血式”的扶貧治標不治本,只有通過“造血式”的扶貧,增加其“造血”功能,為自身發展增添後勁,才能真正的實現可持續發展,幫助他們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

【更多成品展示

王德贵:身残志坚 用志气退“穷气”王德贵:身残志坚 用志气退“穷气”
王德贵:身残志坚 用志气退“穷气”王德贵:身残志坚 用志气退“穷气”
王德贵:身残志坚 用志气退“穷气”王德贵:身残志坚 用志气退“穷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