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大概是張藝謀拍過最「色」的電影

前段時間,無意間看到張藝謀的電影《影》將於9月底上映的消息,瞬間被如水墨畫一般的中國風海報吸引了,不由得就想到了張藝謀的另一部充滿濃郁中國風,

但色彩運用卻完全不同的老電影《英雄》。

這大概是張藝謀拍過最“色”的電影


這大概是張藝謀拍過最“色”的電影


張藝謀的新電影《影》和他十幾年前拍攝的電影《英雄》一樣,充滿了中國風,不同的是,《影》是以近乎水墨畫般的單色畫面為主要展現,而《英雄》卻運用了紅色、黃色、藍色等各種高飽和度的色彩來展現。無論是水墨,還是高飽和度色彩,都不得不說,張藝謀是我見過唯一一位能夠將色彩發揮到極致的導演,所有色彩,無論是黑、白、灰,還是紅、黃、藍,在他的鏡頭下,都能成為展現濃郁中國風氛圍的工具。

這大概是張藝謀拍過最“色”的電影


《英雄》這部電影2002年上映,直到現在,也還是有很多人唱衰這部電影,覺得他垃圾,可我卻覺得,《英雄》是一部非常不錯的中式武俠片,雖然這部電影對國內影迷的影響遠不及對對歐美影迷的影響深。我們分兩個層面來分析一下這部電影。

01

故事發展

《英雄》講述的就是一個刺秦“失敗”的故事,而電影中的英雄卻並不是秦王,而是四名刺客——無名(李連杰飾)、長空(甄子丹飾)、飛雪(張曼玉飾)、殘劍(梁朝偉飾)。

這大概是張藝謀拍過最“色”的電影


這大概是張藝謀拍過最“色”的電影


這大概是張藝謀拍過最“色”的電影


英雄是什麼?是才能勇武過人的人,是無私忘我,不辭艱險,為人民利益而英勇奮鬥,令人敬佩的人。這是我們給英雄的定義。

秦王暴虐,四名刺客身懷家恨,決定刺殺秦王。但在刺殺的過程中,“刺客”卻領悟了家國大義,殺了秦王,必將民不聊生,秦王是唯一一個可能一統天下的人。

可是,不殺秦王,家恨難平。

在家恨與大義的抉擇中,刺客無名講述完自己的故事後,最終刺殺秦王“失敗”,不是殺不了,而是沒有殺,即使知道不殺秦王自己將面對的是什麼,依舊選擇了不殺,無名和其他三名刺客的“失敗”是對大義的選擇,最終無名死在漫天箭雨之中,卻得以秦王厚葬,秦王聽懂了他們的“義”。

這大概是張藝謀拍過最“色”的電影


02

畫面佈景

秦王疑心重,從不肯讓人靠近,懸賞殺掉刺客長空,能上殿二十步,與秦王對飲,諾大空曠的秦宮中即使滿布燭火,依舊黑暗壓抑,是當權的顏色。

這大概是張藝謀拍過最“色”的電影


無名講述與長空對決時,畫面沒有濃重色彩,有對弈,有雨,有琴聲悲壯。是好劍的高手之間互相尊重的一戰。

這大概是張藝謀拍過最“色”的電影


講飛雪、殘劍時,是趙國的書館,墨黑配以豔麗的紅色。無名講是利用二人之間的嫌隙,才得已殺死二人,這二人之間的嫌隙,

便是“欲”,所以這個篇幅時運用了大量的紅色,不僅飛雪、殘劍著紅衣,就連章子怡飾演的侍女,也是穿了一襲紅衣。

這大概是張藝謀拍過最“色”的電影


這大概是張藝謀拍過最“色”的電影


這大概是張藝謀拍過最“色”的電影


秦王不信無名的故事,於是給無名講述自己所構畫的版本時,影片開始以藍色調為主,而藍色代表著理性、計謀與情義。

這大概是張藝謀拍過最“色”的電影


於是無名講述了第三個故事,在書館中,殘劍阻止飛雪和無名刺秦,失敗,殘劍被飛雪所傷。這時畫面以白色為主。白色,代表平靜,是一切理性和慾望的平衡點。

這大概是張藝謀拍過最“色”的電影


後來無名出發刺秦時,殘劍追上無名,給無名講述了自己刺秦,以及後來為了家國大義而放棄刺秦的故事,此時畫面變成了綠色調。綠色代表了自然、和諧,以及中國傳統文化中所說的天人合一。

這大概是張藝謀拍過最“色”的電影


這大概是張藝謀拍過最“色”的電影


整部影片的色調隨著人物的心境而改變,跟隨故事發展層層遞進。

在影片中,張藝謀將權謀、家恨、大義、劍法、書法、音律等等元素合而為一,做成了《英雄》,這些元素遍佈影片的每一個角落,讓英雄這個詞彙不再單調淺薄,擁有了更多種理解,

報家恨是英雄,成大義也是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