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走的准 勞力士也曾拼過

為了走的準 勞力士也曾拼過

@ROLEX SA

徠卡最雞肋的功能,就是拍照……

手錶最無用的功能,就是看時間……

既如此,我們為何還在意手錶的精準?

為了走的準 勞力士也曾拼過

因為準確≈省心

一隻表,伴你走過漫長歲月,歷經各種環境,依舊穩定、精準,這是狀態良好的表現

對於眾多“勞力”之士來說,這種不操心,即萬歲。

為了走的準 勞力士也曾拼過

前段時間去店裡和師傅聊天,正好說到勞的精準。

我麼,背出了標準的廣告說辭,即超卓天文臺標準、裝配成表後的誤差云云……而師傅卻一語中的,直擊機芯的心臟——擺輪遊絲系統

為了走的準 勞力士也曾拼過

喜歡研究機芯的表友,對這個名詞應該並不陌生。因為其振動週期的穩定與否,直接影響時計的準確性。

上世紀的勞力士,像一個奮進的少年,為走得準而暗自拼命。這其中,一段關於

擺輪的改進史,讓現在的勞力士,仍有老本可吃、可聊。

為了走的準 勞力士也曾拼過


30s-50s

- 1930年代,發展出形狀獨特的方格擺輪;

- 以實心擺環加工出8個凹槽,裝配補償螺絲;

- 其中2顆微調快慢,4顆不可調,2個預留位;

- 獨創了鏤空的擺輪橫樑;

為了走的準 勞力士也曾拼過

早期泡泡背的Cal.620機芯

- 裝有防震的穴石,具彈性的託石,都用來保護擺軸,使手錶具備防震性。

為了走的準 勞力士也曾拼過

後期泡泡背機芯 使用防震穴石和託石


60s-70s

- 從Cal.1030→Cal.1530機芯;

- 採用抗溫差合金擺輪,取消快慢針;

- 由擺輪上的4顆K金螺絲微調快慢;

- 需專用工具進行微調(後同)。

為了走的準 勞力士也曾拼過

Cal.1570機芯 無快慢指示針


1977-今

- 1977年,Cal.3035機芯誕生;

- 四臂橫樑擺輪,抗溫差性能極好;

- 4顆專用的8齒螺絲,用以調校快慢。

- 1988年,更新為一代名機Cal.3135;

- 微調螺絲由公螺改為母螺,裝於擺輪內側;

- 擺輪夾板改為橫跨式(至今仍採用);

- 遊絲頭、腦都用先進電焊技術固定。

為了走的準 勞力士也曾拼過

Cal.3135機芯 成熟的結構



如今,你幾乎能在所有新裝勞的機芯中,發現四臂橫樑擺輪,以及橫跨式的擺輪橋板。就精準性來說,這可能是一套趨近完美的機構。

為了走的準 勞力士也曾拼過

當然,它也是勞力士

半個多世紀的奮鬥成果

眾所周知,勞力士一向神秘,即便是拼了命而奮鬥出的成名史,也不會輕易述說。

因此,我們探尋的過程,痛並快樂。

為了走的準 勞力士也曾拼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