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人,要警惕過於明察

《資治通鑑》,通篇至理名言、立身之道、可謂字字珠璣。

如果你沒有時間讀完整本書,請看濃縮精華。

聰明的人,要警惕過於明察

原文:

聰明流通者戒於太察,寡聞少見者戒於壅蔽。——《資治通鑑•漢紀》

釋義:聰明通達的人要警惕過於明察;聽得少、見得少的人要避免閉塞無知。

聰明的人,要警惕過於明察

一、聰明者戒太察,剛強者戒太暴

“聰明者,戒太察”,聰明人要戒除太過於明察。聰明是優點,明辨本來也不是過失,可是要有限度,不能過分苛刻。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一般人根器不同:聰明愚笨、善良奸邪、廉潔貪婪、仁厚刻薄、柔和剛猛……種種不同,豈能一概而論?這些都需要我們去包容、忍耐。我們也同樣不希望自己的缺點過失無處隱藏。

聰明的人,要警惕過於明察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要求完美,過於明察,多會令人感覺侷促緊張,而不喜歡接近,惟恐避之不及。不懂得隱惡揚善,自己的心也會漸漸流於刻薄、多疑。所以,古人曾說“難得糊塗”,“大智若愚”。這個“愚”、這個“糊塗”不是無知、不明事理,而是帶一分渾厚、淳樸,是長養仁心善德。

聰明的人,要警惕過於明察

 “剛強者,戒太暴”,秉性剛強的人要戒除過於粗暴。剛強是善。虎門銷煙大臣林則徐說:“無欲則剛。”不被物慾轉移,堅韌不屈,是立德進品的鋼骨,修身處世的原則。可是要把握分寸,不能偏激或殘忍粗暴,否則不但傷害別人,也會給自己帶來災禍。

聰明的人,要警惕過於明察

二、過猶不及

過於剛暴,令人不敢接近,也就得不到眾人的擁護。

《論語》中,孔子以玉比喻君子的德行,就講到,玉“廉而不劌(guì)”——有稜角而不會劃傷物品。比喻君子雖然方正剛直,堅強不阿,但不會粗魯莽撞、刺痛別人。

聰明的人,要警惕過於明察

聰明者戒太察,剛強者戒太暴,舉出兩種較突出的性格,過猶不及。

聰明的人,要警惕過於明察

善惡本無一定的標準,在於把握分寸,保持中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