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橋」:激情碰撞,讓中國文化燃動世界

從中國電影進入國際電影節到《天天向上》等綜藝節目成為中國文化對外展示的窗口,再看無數關於中國的紀錄片在國外展映,顯然,對於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我們總是不遺餘力地進行著。

中國電影走出去了,中國的紀錄片走出去了,中國的明星走出去了,好似這一切都可以讓外國朋友更瞭解中國,卻又顯得不足夠。

在中國文化不斷走出去的時候,“漢語橋”系列中文比賽一直力求邀請外國朋友們走進來,化文化傳播的被動為主動。

“漢語橋”:激情碰撞,讓中國文化燃動世界

從2002年到2018年,“漢語橋”系列中文比賽在中國與世界各國青年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讓一批批外國學生來到中國,瞭解中國。

比賽到今年已經是第十七屆了,但作為一個老牌節目,今年它散發出了與時俱進的新活力。隨著今年“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的播出,我們看到了節目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做出了新的突破,“碰撞”所產生的力量已經蓄勢待發。

“漢語橋”:激情碰撞,讓中國文化燃動世界

化競技性為互動性,以事件聯動全球

隨著互聯網氣質的深入人心,新一屆的”漢語橋”也在“性格”上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節目將“比賽”變為“漢語國際大課堂”,設置了特殊的“入學考試”,讓來自五個大洲118個國家的同學們爭奪僅有的30個學位。

這一性格的改變,讓參加學位競爭的同學們更放鬆了,互聯網氣質的節目風格也讓電視機前的觀眾觀看更為舒適、輕鬆。

“漢語橋”:激情碰撞,讓中國文化燃動世界

有課堂,就要有老師。從今年的老師身份的設置上可以看出,節目組真的走心了。

有從大理為選手們帶來“三道茶”的民族文化推廣大使,在他的出題過程中可以看到,他已經融入到了雲南,以主人的身份為這些學員們介紹中國特殊的民族待客文化;

“漢語橋”:激情碰撞,讓中國文化燃動世界

有拿到留學生在滬工作證001號,實力與顏值雙爆表的星星小姐姐,用音樂打破語言的障礙,將很多喜歡音樂的外國朋友帶來了中國;

“漢語橋”:激情碰撞,讓中國文化燃動世界

還有嫁到中國的洋媳婦,說話的那一股東北大碴子味兒,不用說也知道她是東北媳婦兒。唱的二人轉,出的題目,讓一眾學員腦中閃過無數個問號。

比賽中所有的出題官都是導演組向全球進行徵集的,事件化、活動化的徵集環節,讓這場漢語比賽的覆蓋範圍拓寬了,也讓中國的觀眾看到了更多為中國文化傳播做出貢獻的海內外朋友們。

“漢語橋”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吸引外國友人來到中國,更是要通過這樣的一場世界範圍的中國文化盛會,讓更多的中國人關注中國文化,重視文化的傳承與傳播,在內外的碰撞中,讓中國文化燃動世界。

“漢語橋”:激情碰撞,讓中國文化燃動世界

用遊戲闖關增強體驗感,以過程強化結果

在複賽環節,節目組新型的出題方式加上動感的闖關遊戲,讓節目極具綜藝感。結合出題官身份的創新,在出題形式上也有了更多元化的展現。

大碴子味的東北二人轉唱完,還出了一串繞口令一樣的答案選項,選手看到了許多中國的關係名詞,誰是誰,誰給誰,講道理,這個題目有點難。

還有將中國的歷史人物與現代事物聯繫,大家都知道“護照”是什麼,但這些人物……估計張騫的“騫”還不一定認識,這個題目出得富有內涵且調皮,也讓電視機前的中國觀眾都長知識了。

除了新型的出題形式以外,動感的遊戲闖關模式也讓節目在整體呈現上增色不少。

蹦床環節,選手站在蹦床上跳起來看高處的中文繞口令,並複述出來。在繞口令的屏幕顯示上,節目組還細心地標上了拼音,讓國內外的觀眾都不自覺地開始跟著屏幕上的繞口令念出聲來,寓教於樂,也就是如此了。

“漢語橋”:激情碰撞,讓中國文化燃動世界

多形式、寓教於樂的節目環節設置,強化了學習過程中的收穫,也無形中更好地達到了節目的預期結果。

作為一個承擔著傳播中國文化責任的使者,”漢語橋”點燃了海內外觀眾對於中國文化的熱情,也用與時俱進、不斷變化的節目風格,讓學員、海內外觀眾都不自覺地開始關注中國文化,樂於學習中國文化。相信隨著賽事的推進,今年的”漢語橋”還會有新的驚喜在等著我們!

娛樂鋒

娛樂鋒:做有態度的文娛評論平臺

文娛評說 | 收視輿情 | 影視圈論 | 藝考編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