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澆帶施工要點及質量控制

後澆帶

後澆帶是為適應環境溫度變化、混凝土收縮、結構不均勻沉降等因素影響,在梁、板(包括基礎底板)、牆等結構中預留的具有一定寬度且經過一定時間後再澆築的混凝土帶。

後澆帶施工要點及質量控制


施工要點

1. 後澆帶砼中使用的微膨脹劑和外加劑品種,應根據工程性質和現場施工條件選擇,並事先通過試驗確定摻入量。

2. 所有微膨脹劑和外加劑必須具有出廠合格證及產品技術資料,並符合相應技術標準和設計要求。

3. 微膨脹劑的摻量直接影響混凝土的質量,因此,其秤量應由專人負責,允許誤差一般為摻入量的±2%。

4. 混凝土應攪拌均勻,否則會產生局部過大或過小的膨脹,影響混凝土質量。所以應對摻微膨脹劑的混凝土攪拌時間適當延長。

5. 後澆帶砼應密實,與先澆搗的砼連接應牢固,受力後不應出現裂縫。

6. 在預應力結構中,後澆帶內的非預應力筋必須為預應力筋的錨固、張拉等留出必要空間。

7. 預應力結構中的後澆帶內有非預應力筋、預應力筋、錨具、各種管線等,此處的後澆帶砼澆搗時,應高度注意其密實度。

8. 地下室底板中後澆帶內的施工縫應設置在底板厚度的中間,形狀為“U”字型。

9. 後澆帶混凝土澆築完畢後應採取帶模保溫保溼條件下的養護,應按規範規定,澆水養護時間一般砼不得少於7天,摻外加劑或有抗滲要求的砼不得少於14天。

10.澆築後澆帶的混凝土如有抗滲要求,還應按規範規定製作抗滲試塊。

後澆帶施工要點及質量控制


質量控制

l.保證項目

1.1鋼筋的品種和質量,焊條、焊劑的牌號、性能及接頭中使用的鋼硅和型鋼均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規定。

1.2鋼筋焊接接頭、焊接製品的機械性能須符合鋼筋焊接及驗收的專門規定。

1.3帶有顆粉粒狀或片狀老鏽,經除鏽後仍留有麻點的鋼筋嚴禁按原規格使用。

1.4鋼筋的規格形狀、尺寸、數量、間距、錨固長度和接頭位置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範規定。

1.5混凝土用水泥、水、骨料和夕內臍g等須符合施工規範的有關規定。

1.6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計量、攪拌、養護和施工縫處理領符合施工規範的規定。

1.7評定混凝土強度的試件須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收驗規範>陽50204—92)的規定。

1.8對設計不允許有裂縫的結構,嚴禁出現裂縫;設計允許出現裂縫的結構,其裂縫寬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後澆帶施工要點及質量控制


2.基本項目

2.1鋼筋綁紮時的缺扣、鬆釦數量不超過總扣數的10%,且不得集中。

2.2鋼筋彎鉤的轉向應正確,綁紮接頭應符合施工規範規定,每個搭接長度不小於規定值。

2.3箍筋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彎鉤角度和平直段長度應符合規範規定。

2.4對焊接頭無橫向裂紋和燒傷’焊包均勻,接頭處彎折不得大於4度,接頭處鋼筋軸線的偏移不得大於0.1d,且不大於2伽。

2.5電弧焊接頭焊縫表面平整,無凹陷、焊瘤,接頭處無裂紋、氣孔、夾渣及咬邊。

2.6混凝土應振搗密實,不得有蜂窩1、.孔洞、露筋、縫隙、夾渣等缺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