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外匯儲備終結「兩連升」


8月外匯儲備終結“兩連升”


8月外匯儲備規模結束“兩連升”。9月7日,央行官網公佈的數據顯示,8月外匯儲備餘額為31097.16億美元,較7月末下降82.3億美元,降幅為0.26%。業內人士分析稱,受美元指數波動上升、貿易順差收窄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外匯儲備規模出現回落,不過下降幅度有限,未來外匯儲備規模將在波動中保持總體穩定。

而今年6月和7月,我國外匯儲備連續出現上升態勢。數據顯示,6月外匯儲備規模為31121.29億美元,較5月末上升了15.06億美元,環比增長0.05%;7月末外匯儲備規模為31179.46億美元,比6月末上升58.17億美元,升幅為0.19%。

在對8月外匯儲備規模變化的解讀中,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8月,我國外匯市場供求保持總體穩定,跨境資金流動基本平衡。全球貿易摩擦、地緣政治經濟局勢等不確定因素繼續發酵,美元指數波動上升等多重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外匯儲備規模略有下降。

從估值效應方面來看,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分析稱,估值變動對外匯儲備規模影響不大。

一是8月美元指數上漲0.62%,歐元兌美元匯率貶值0.75%,日元兌美元匯率升值0.70%,使得外匯儲備中以歐元計價部分折算成美元計價後形成估值損失,而以日元計價部分折算成美元計價後形成估值增加。

二是8月主要國家國債收益率回落,其中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由7月末的2.96%降至8月末的2.86%,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由0.43%降至0.35%,導致我國持有外國國債價格上升,外匯儲備賬面價值增加。綜合考慮匯率變動和國債收益率的影響,估值變動對8月外匯儲備規模的影響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貿易順差對外匯儲備規模保持穩定能形成支撐。幣策首席分析師肖磊認為,8月外匯儲備下降,主要是進口大增帶來的貿易順差收窄引起的,整個8月進口同比增長超過12%,貿易逆差收窄了超過34%,進口增加對外匯儲備是一種實打實的消耗。另外美元的上漲以及人民幣匯率的走低,也導致部分美元儲備外流。

溫彬也指出,對外貿易對外匯儲備的影響具有較大不確定性。從領先指標上看,8月新出口訂單PMI繼續回落至49.4%,進口PMI回落至49.1%,成為近兩年新低。7月進出口增速達到較高水平,預計8月將有所回落,對外貿易仍然面臨較大不確定性,亦對外匯儲備規模的降低產生一定影響。

事實上,今年以來,外匯儲備規模走出一波“過山車”行情。此前,我國外匯儲備曾連續12個月上升,直到今年2月出現小幅回落,3月又再次上升,而4月末,則再次小幅回落。在4月、5月連降之後,6月又出現小幅上漲。而在6月、7月連續兩月上升之後,8月外匯儲備再次回落。

雖然8月外匯儲備規模有所降低,但降幅有限。談及今後的外匯儲備規模趨勢,該負責人表態稱,儘管國際環境錯綜複雜,金融市場不確定性上升,但我國經濟將保持韌性好、適應能力強、迴旋餘地大的基本面,同時堅持改革開放目標不動搖,有利於維護國際收支自主平衡格局。國內外因素綜合作用,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將在波動中保持總體穩定。

目前看,外匯儲備可能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但整體來說處在外流動力比較強烈的週期中,因為國內經濟預期較弱,美元加息後國內外息差收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