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在日本東京中央拍賣的明代佛像

小四關於明代佛像的文章介紹的不少,尤其對永宣佛像的介紹。朱棣成為永樂皇帝以後也極力推崇佛教,當時他在宮廷內,設立了佛作,專造御用佛像。永樂時期的銅佛造像,澆鑄潔淨無暇,優美光亮,鑄金技藝十分高超,造像體形豐滿,袈裟衣褶優美。永宣之後佛像的工藝有所下降,不過德化白瓷的菩薩像也是十分精美的。今天小四介紹幾年將要在日本東京中央拍賣的明代佛像。

明永樂 銅鎏金文殊菩薩坐像

將在日本東京中央拍賣的明代佛像

尺寸:高14.5cm 估價:JPY30,000,000-50,000,000 RMB1,650,000-2,750,000

受朱元璋的影響,朱棣成為永樂皇帝以後也極力推崇佛教,在宮廷內,設立了佛作,專造御用佛像。文殊菩薩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智慧的象徵,與般若經典關係甚深,故稱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文殊菩薩是大智慧的象徵,能開發智慧,提高悟性,尤其能幫助小孩學業有成、官人福祿雙增、商人增財增福。文殊菩薩常與普賢菩薩同侍釋迦牟尼佛,是釋迦牟尼佛所有菩薩弟子中的上首,所以又稱為文殊師利法王子。文殊菩薩形象則為仗劍騎獅之像,代表著其法門的銳利,以右手執金剛寶劍,斷一切眾生的煩惱,以無畏的獅子吼震醒沉迷的眾生,這是文殊菩薩的基本形象。

將在日本東京中央拍賣的明代佛像

將在日本東京中央拍賣的明代佛像

此尊永樂年的銅鎏金文殊菩薩坐像全跏趺坐於雙層蓮花寶座之上。頭戴五葉花冠,束髮高髻,寶珠頂嚴。面相方圓,細目長眉,眉間白毫,鼻樑高挺,嘴角微微上揚,表情安祥優雅。耳垂圓璫,束髮垂肩,帔帛搭於雙肩。體態勻稱健碩,結構合理。右手高舉寶劍、代表能斬群魔,斷一切煩惱,左手持蓮花,花上有金剛般若經,象徵所具無上智慧。菩薩上身袒露,胸前飾有瓔珞,手部、腳踝部都飾有釧環。下身著長裙,裙褶自然流暢鋪於座面上。蓮花座位束腰仰腹式。上下緣飾連珠紋,蓮花瓣一週,蓮瓣飽滿,排列整齊規整。在蓮花座上刻有“大明永樂年施”六字款,字體柔美,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落款為從左至右順讀,而不是明代漢地的從右至左書寫,因為當時刻有此種款識的佛像一般為宮廷鑄造賞賜給蒙古或者西藏寺院,而蒙藏文字書寫順序與現今漢字相同,因此這也符合了藏族人書寫藏文的習慣。底部印刻十字金剛杵,防止邪魔歪道的襲擾。此件文殊菩薩坐像造型完好,題材獨特,工藝精湛,風格成熟,是明代宮廷造像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明 銅鎏金釋迦牟尼佛像

將在日本東京中央拍賣的明代佛像

尺寸:高58cm 估價:JPY20,000,000-30,000,000 RMB1,100,000-1,650,000

此尊造像是標準的明代佛教造像,佛像頭部較大,面相飽滿端正,眉間白毫,鼻樑挺拔,頭飾螺發,排列緊密,肉髻圓隆高凸,肉髻正面嵌有碩大髻珠,大耳垂肩,面相寬大飽滿,雙目平直,眼簾低垂,嘴角微微上揚,面露笑意,神態寧靜慈祥,充分表現出釋迦牟尼佛憐憫眾生,博大雍容的氣度和胸襟,同時也讓觀者感受到沉靜坦然之感。佛像上身著雙領下垂式袈裟,右肩披袈裟邊角,袒露前胸,胸前有「卍」字紋,下身著高腰僧裙,腰間束帶並打結,頗具裝飾意味,衣緣處鏨刻精美蓮花紋,紋飾清晰,雕刻細膩,顯示當時匠人高超的寫實技法。衣服紋理寫實自然,衣褶排布自然,極富質感。佛雙手置於雙膝上結彌陀定印。佛像結跏跌坐於一臺上,座臺雕刻精美,飾雙龍捧壽紋,與佛身完美結合,實為精妙。


將在日本東京中央拍賣的明代佛像

明嘉靖以後,特別是萬曆年間,漢地造像獨盛一時。這一時期的 多頭大身長,體態豐臃,傳世品較多。 鑄造的金銅佛像工藝精湛,造型比較優美。 從造像的風格上來看,更加貼近了生活,世俗化的味道更加濃厚。從造型佩飾上看,菩薩基本上是袒露上身,下著大裙,肩上搭有帔帛等等。服飾貼體而輕柔,衣紋和衣飾的刻畫運用寫實手法,視覺效果非常逼真。

明 何朝宗款德化窯白瓷觀音坐像

將在日本東京中央拍賣的明代佛像

尺寸:高21.5cm 估價:JPY8,000,000-10,000,000 RMB440,000-550,000

觀音像是德化窯的常見題材之一,是人們賦予想象和期待美善與聖潔的化身。作為福建德化窯瓷塑藝術的代表人物,何朝宗特別強調對人物神情的刻畫,他所創作的佛教人物瓷塑,如達摩渡海像、觀音像等吸收了魏晉南北朝以來佛教造像的優秀傳統,使之超凡脫俗。同時,又根據各種神祇的不同特性,從現實生活中加以提煉。其藝術成就令人驚歎。清乾隆《晉江縣誌·鄉土》記載:“有何朝宗者,善製陶像,人爭寶之。”

此尊觀音坐像釉色呈象牙白色,素靜殊常。低首垂目,盤足坐於蓮花座上,面相飽滿豐潤,神情端莊慈祥,似在俯瞰塵世眾生。其髮髻高束,髮絲細密,插如意頭式髮簪,精美瓔珞佩於胸前。左手持卷,與右手交迭置於右膝上,身體微向右偏轉,呈現出女性特有的柔美阿娜,儀態萬千。背面落陰文篆書“何朝宗”三字葫蘆形印章款。

據統計,何朝宗作品存世極為少見,多藏於世界各地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觀音坐像、泉州市文管會所藏“渡海觀音”,均列為國家一級文物珍品。另有法國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美國納爾遜阿特金斯博物館所藏,亦為其上乘作品。德化窯是中國古代南方著名瓷窯,因窯址位於德化縣而得名。中心窯址位於福建中部戴雲山腹地,此處瓷土資源豐富,水源充足,交通運輸方便,是燒製瓷器的理想之地。德化窯歷史悠久,歷經了千年的風霜,在中國陶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在世界陶瓷史上“中國白”一詞也就成了德化白瓷的代名詞,“中國白”原文(BLANC DE CHINE)是法國人對明代德化白瓷的讚譽,他們認為這是“中國瓷器之上品”。

明 銅鎏金觀音坐像

將在日本東京中央拍賣的明代佛像

尺寸:高60cm 估價:JPY800,000-900,000

明末清初 石叟款銅錯銀絲觀音立像

將在日本東京中央拍賣的明代佛像

尺寸:高57cm 估價:JPY8,000,000-12,000,000 RMB440,000-660,000

石叟是明晚期最為著名的冶煉專家和藝術雕塑大師。他繼承了傳統的鑄銅工藝,熟練掌握銅銀絲技術,善制嵌銀銅器,使銅器製作藝術煥發光彩。石叟無傳藝後人,故其作品珍貴稀少。大英博物館收藏有石叟的銅像、銅香爐,被列為東方最重要的藝術,稱其為“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藝術家”。其作品的紫銅冶煉技術世界一絕,完全繼承了風磨銅冶煉方法,這是世界範圍的冶煉技術進步,也是石叟作品的奧秘所在。他所作的銅器溫潤有光彩,造型美觀,而最大的特點則是繪畫與雕塑完美結合。所見石叟作品一般都先在通體上繪畫,後挑槽並嵌入銀絲,使所嵌銀絲與銅器表面相平,工藝難度極深。

此尊觀音盤發成髻,頭紗輕披,面龐豐腴飽滿,眉間白毫嵌銀。雙目微睜,眼瞼低垂,目光下斂,口小如櫻桃。右手芊芊,自然低垂,左手搭於其上。跣足站立,神情嫻雅端莊,和睦慈祥。觀音頸脖及上胸袒露,胸前以簡單飾物點綴。身著寬袖長袍,圓肩修身,衣紋簡明,層層折迭,流暢自然,衣裳下緣翻卷,似迎風飄拂。銅像寶光內蘊,衣袍飾精細銀絲圖案,鑲嵌平滑細膩,工藝精湛,使造像典雅非凡。背後有嵌銀絲「石叟」篆書款,造字嚴謹。整尊觀音造像造型美觀優雅,獨具匠心,紋飾精美,鑲嵌技藝超群,實為石叟作品之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