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說外星語的孩子

啊~~你不要過來,不要碰我!

嗚~~地震啦,外星人要來啦!

嗚~~我不要回家,回家太可怕了!

啊~~嗚~~

一位說外星語的孩子

回想起來,這是我來湛江中心第一次帶課時,小竣常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發現,只要是有人接近他,他都會非常敏感地縮在角落裡大聲哭,大聲地叫,任何人與他溝通,他都是答非所問,好像地球人與外星人說話那樣,不在同一個頻道上。

小竣說著“外星語”,顯得很特別,常常被其他孩子欺負。小竣感統發展嚴重不足,雙手雙腳彷彿不是自己的,用不上,當遇到被欺負時,唯一能用得上的工具就是嘴巴,邊哭邊用嘴去咬對方。那時的我,面對這樣一個無法用語言跟我正常交流的孩子,只有乾著急的份,束手無策,無從下手。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力保護他,阻止其他孩子欺負他。

一位說外星語的孩子

訓練的初期,面對如此敏感的孩子,我們會選擇循序漸進的方式去接近小竣,時而接近他,時而遠離他。一次,我和戴老師兩人分別拉著小竣的雙腳雙手做被動前庭刺激,小竣反抗著哭叫“不要,不要,不要……”。

我之前觀察到小竣非常喜歡數數,所以我特意引導說:“來,我們數20下就可以了。”“不!我們數50下”,小竣邊哭邊亂數一通,數量概念不清,20和50 哪個多哪個少也沒概念。課後,我特意請教戴老師,小竣為什麼會這樣呢?

戴老師說:“小竣雖然生理年齡是四歲多,但行為、認知、社交等能力大多還停留在2歲,甚至有的能力還停留在1歲前,例如口腔敏感期還沒過渡好,測評時把黃豆放嘴巴里,第一次來訓練時,拿著鞋架上的鞋子就啃,四歲多了還不會拿筷子。

小竣身體和大腦開發不足的主要原因是長時間看ipad ,媽媽帶他時,很少出外活動,經常是兩母子窩在家裡,一人看手機,一人看ipad。小竣的那些“外星語”其實就是從ipad上學來的,沒有任何意義。”戴老師建議我調出小竣的測評視頻來詳細瞭解他的感統狀態。

在測評視頻中,我發現,當老師在示範粗動作時,其他小朋友坐著認真觀看,而小竣只看了一小會就坐不住了,起身跑去玩這摸那。爸爸連忙去把他拉了回來,讓他認真看老師怎麼做。

一位說外星語的孩子

輪到他測評時,他都是刷刷刷地衝過去,沒有哪項是做得標準的,大腦對身體的控制能力很差,行為衝動、視聽記憶差、專注力不足,在測評室裡跑來跑去,觸覺遲鈍,行為幼稚,自己邊做邊為自己鼓掌,在一旁觀看的父母非常地氣憤,忍不住呵斥兒子。

小竣的這些行為表現主要是前庭覺發展不足造成。前庭覺掌管人體平衡、肢體協調、信息進出大腦。小竣前庭覺發展不足,所以平衡能力差,在不平穩地面容易摔跤;前庭覺不足造成視覺空間發展不足,在爬過滾筒和障礙時,一頭直接撞了上去,就好像沒有看見一樣;前庭抑制困難,坐不住……

在精細動作測評中,小竣對自己有把握的項目就很樂意配合,不會的就直接逃避或不理會。在做“跟我比手指”時,他自己做不過來,就胡亂地讓測評師跟著他來做。

測評師給出指令說:“請在紙上隨意點20個點”,小竣直接在紙上寫一個大大的20,並在20旁邊點一個小點,測評師再示範給他看時,他還是不明白。排列豆子時,他是邊排邊拿起豆子往嘴裡去塞去咬,嚇到爸爸趕緊嚴厲制止:“啊!這是豆子,不能吃!”……從小竣的表現中可以看出他有語言理解不足、口腔觸覺不足、五指分化不全等感統發展不足現象

一位說外星語的孩子

反覆觀看小竣的測評視頻,我對小竣有了全面的瞭解,對他在訓練中的表現也就知道怎麼應對了。

當他說:“老師你來追我。” 我就趕緊去追他;

當他哭著伸出雙手拒絕:“不要,不要!”我就停止靠近他,遠遠地微笑地看著他;

當他拿著球時,我趕緊跟他玩拋接球;

當他哭著叫“地震”時,我也跟著他說“地震”……

用戴老師的話,就是先跟後帶,先跟進他的狀態,再見縫插針地帶他做針對性的訓練。

僅僅1個月的時間,小竣的語言能力和理解能力就快速提升,和我們的對話也不再是天馬神空了,只要見到我就一邊叫“小雁姐姐”一邊跑過來抱著我。看著小竣可愛的笑臉,我心裡可滿足了,比中獎還開心,其他老師都會開玩笑地對我說:“你‘兒子’小竣現在的進步可大了,又可愛,又有禮貌。”

小竣進步的背後有著他父母的支持和配合。剛開始訓練時,小竣很不配合,動不動就哭,而且一哭就顯得非常地傷心,淚眼很淺,淚眼像奔湧的泉水,老師們不忍心強迫他做足量的訓練。為此,父母感到很無奈,也難免焦慮,小竣媽媽受不了孩子的哭,不願陪伴孩子來訓練,而是讓爸爸陪。

爸爸每次都會問我們為什麼小竣在訓練時也哭,下課要回家了也哭?他到底是喜歡還是不喜歡?我們告訴爸爸,小竣的身體知道自己需要感覺刺激才能長,但他目前的感覺通路很少,對感覺刺激如此豐富的訓練教室,他應對不過來,所以會有焦慮,需要給時間他慢慢適應,允許他哭,哭時陪伴就好,不要批評,也不阻止,等他能力上來,又感到安全時,他的哭會停止的。

爸爸聽從了老師們的建議,在小竣幾乎每節課都沒按要求完成訓練任務的情況下還堅持送小竣來訓練。在爸爸的配合下,小竣慢慢適應了訓練,哭變少了,主動訓練的時候變多了,跟孩子們有意義的互動變多了,各種敏感期也相繼被激發出來,出現咬人、打人、吃手等“不聽說”的行為。

一位說外星語的孩子

爸爸因為看不懂,所以擔心。我問爸爸:“在家的按摩有堅持做嗎?”爸爸說: “他不肯給我按,一按就哭。”我讓爸爸現場按摩給我看,我才知道,孩子不是不願意,而是爸爸按的力度太大了。

而且爸爸因能量不足,耐心也不太夠了,口腔刺激彌補的工作也做得不到位。我耐心地反覆地示範按摩手法,並交待爸爸在家的配合工作,希望爸爸跟中心一起努力,爭取在6歲前讓小竣有一個質的飛躍。

事物的發展總是曲折向上的,小竣的訓練也正經歷了這樣一個反覆的過程,時而向前進步,時而停在原處,遇到生病時還向後退幾步。

中心老師和小竣的父母一起陪伴著小竣經歷了許多次“反覆”,在這個“反覆”的過程中,小竣爸爸的堅持令我們非常地感動。爸爸由開始的焦慮擔心到後來的淡定堅守,每次都是笑眯眯地來,笑眯眯地走,讓我們相信小竣的進步不是夢。

到目前為止,僅僅一年的時間,小竣的改變是所有老師都看在眼裡,甜在心裡。現在的小竣會很配合地去完成自己的任務,每次做完,都會問老師還有其他任務嗎?我們都在感嘆,

感統訓練的魅力就在於讓孩子重現生命的神采,讓父母因孩子而變得更成熟,家庭變得更和諧。

注:中心真實案例,為保護隱私,孩子姓名為化名。

-END-

文章:陳小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