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發現氣候變化正在加劇地球自轉過程中的搖晃程度

據外媒報道,正如許多人都已經知道的那樣,地球正在它的軸上旋轉,它是人類一天24天的基礎。然而,地球並不是在進行一種平滑的轉動,反之而是一種會晃動的旋轉。NASA科學家們發現了這種被稱為“極地運動”的自轉產生的新原因,氣候變化似乎就是其中之一。

一開始,科學家們認為極地運動只有一個成因:冰川反彈,它指的是地球表面在上一個冰河世紀被冰川覆蓋後開始恢復原始形狀時發生的變化。現在它仍舊被認為是極地運動的一個因素,但現在科學家們發現了兩個新的影響因素。

NASA在網站上最新刊登的文章中指出,地幔對流是影響極地運動的第二個因素。簡單地說,地幔物質的循環由地核熱量提供能量。到目前為止,人類對極地運動的這兩大成因影響甚微。

然而,影響極地運動的第三個因素卻可能是人類自己的行為。科學家們發現,隨著地球冰凍圈的融化,質量的重新分配對極地運動產生了影響。冰融化顯然已經成為了這個星球最關注的的焦點,而格陵蘭島的具體例子意味著其融化的冰蓋對極地運動有著非常顯著的影響。

最新研究发现气候变化正在加剧地球自转过程中的摇晃程度

在上圖可以看到,三個因素用紅、黃、藍虛線表現了出來,它們分別是地幔對流、冰期後反彈、格陵蘭島冰損失帶來的影響。通過這些發現,科學家們現在將能夠衡量氣候變化以及人類對地球晃動產生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