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唱大戲 民族歌劇《張思德》在儀隴駐場首演

四川新聞網南充9月12日訊(李斌 馬永紅 何曉蓉 文/圖)

2018年9月11日晚,歌劇《張思德》儀隴駐場首演在儀隴劇場舉行,震撼人心的演出效果獲得了觀眾的熱烈反響。

當晚8時整,伴隨著時而舒緩、時而激昂的樂曲聲,歌劇《張思德》儀隴駐場首演拉開了序幕。

淺藍色追光燈灑下,男主角緩緩轉過身來,身著紅軍軍裝揹負槍支和柴火,脖子上掛著一條白圍巾的戰士張思德經典形象出現在觀眾眼前,劇場內頓時掌聲雷動。草根唱大戲 民族歌劇《張思德》在儀隴駐場首演

歌劇《張思德》通過《第一場》《第二場》《第三場》《第四場》與《尾聲》分別展現了張思德入伍、長征、學習、成長與犧牲的人生歷程,以及他與朱德、羅喜妹、張三娃、王連長等人物之間的戲劇關係,展現出他的成長經歷,從中看到他處處以革命利益為重,不計個人得失,以自己的行動踐行了一個共產黨員的誓言。

長達90分鐘的時間中,整個舞臺展現出極富張力和個性的人物刻畫、感人至深的音樂、引人入勝的劇情等,將張思德精神和歌劇《張思德》的藝術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給現場觀眾帶來了強烈的震撼,現場觀眾在每一小場結束後,現場都會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看了這部歌劇感慨很深,讓我們對張思德同志的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更加覺得張思德精神是值得我們去傳承和學習。”現場觀眾紛紛表示。

草根唱大戲 民族歌劇《張思德》在儀隴駐場首演

儀隴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儀隴縣作為張思德的家鄉,一直將張思德精神作為重要精神文化符號,不斷挖掘符合主流思想、具有時代特徵的張思德精神,並代代發揚和傳承。歌劇《張思德》是一部以“為人民服務”為題材,弘揚偉大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中國原創民族歌劇。
接下來還將繼續打磨、優化、提升、精煉,將其打造成一部紅色精品歌劇,作為長期演出的劇目在儀隴進行駐場演出。據悉,歌劇《張思德》的演員全是自願報名或推薦加入的文藝愛好者,他們分別來自張思德紀念館、公安局、城區學校、東方紅歌舞團、社區等單位的“草根演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