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布局征戰下半場 碧桂園劍指新征途

2018年,中國樓市新舊時代的分水嶺。各地調控持續加碼,在房地產逐步過渡到存量市場的背景下,尋求多元化發展成為房企的當務之急。

2018年,中國樓市新舊時代的分水嶺。

各地調控持續加碼,在房地產逐步過渡到存量市場的背景下,尋求多元化發展成為房企的當務之急。

作為世界500強、中國前三甲的地產開發商碧桂園積極迎接行業調整,持續探索多元業務,佈局全產業鏈,為業主們提供全生命週期的服務。

物業管理業務分拆上市、產城融合市場化新模式、加速佈局長租公寓、進軍現代農業機器人等高新產業,碧桂園的多元化之路越走越精彩!

多元化之路怎麼走?

事實上,在前幾年高房價高地價盛宴背後,不少房企已嗅到變數,積極探索多元之路。

較之一眾房企紛紛玩跨界,碧桂園顯然更為穩打穩走:主張與住宅及客戶服務相關的多元化,佈局全產業鏈。

畢竟跨行如隔山,雖然前期可憑藉著雄厚資本以併購、合作、投資等方式切入新領域,但之後的產業整合、管理協作、不同文化融合等才是大問題。

商界中跨界併購後失敗案例屢見不鮮,房企轉型走彎路亦不是新聞。

在這背景下,碧桂園定位於城市運營商角色,選擇教育、養老、物業服務、社區金融、產業地產等與房地產開發相關的產業,意在進一步挖掘房地產價值鏈內業務及資產價值。

其中,物業服務與教育業務是碧桂園早期多元化擴張的主攻方向,經過多年耕耘皆取得不俗的成績:

2017年5月18日,碧桂園教育集團(2017年更名"博實樂教育集團",下稱"博實樂")正式在美國紐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2018年6月19日,碧桂園服務(HK.6098)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然而,碧桂園並不滿足於此,繼續探索多元化之路。

科技小鎮 探索產城融合新模式

無需質疑,以科技小鎮為代表的產城融合項目是最大的亮點。

在地產主業還在火爆的2016年4月,碧桂園即開始籌備科技小鎮項目,同年8月發佈產城融合戰略,千億佈局"科技小鎮",目的是在核心城區的周邊區域建造為以產業為核心、以項目為載體,集成生產、生活、生態相融合為一體的特定區域,促進產城融合,打造智慧型樞紐型創新創業新社區。

兩年多以來,科技小鎮已在珠三角、京津冀等多個區域落地開花。

眾所周知,地產企業對資金回籠要求頗高,講究一個"快"字,但碧桂園的科技小鎮卻沉下心來,專注與產業科技圈交朋友。

目前,碧桂園的產業科技朋友圈目測超1000家,其中有大量500強企業和龍頭企業,比如思科、博世、IBM、華為、富士康、美的、HPE、SKT、百度、科大訊飛、海康威視、軟通動力……

還與清華大學、中科院、麻省理工產業創新聯盟(MIT)等機構建立密切合作。

據瞭解,每個科技小鎮都將因地制宜地突出主導產業,以主導產業為支撐,引入龍頭企業和產業發展基金,孵化和扶持全產業鏈發展,共同打造"主導產業突出、全產業鏈覆蓋"的科技生態智慧小鎮,使其成為國家特色小鎮的典範。

比如潼湖科技小鎮的核心產業即物聯網、移動互聯及大數據。通過與思科、歐洲微電子研究中心、創新工場、中城新產業(深圳)等一批產業領軍機構合作,小鎮被打造成為物聯網產業基地。

據瞭解,潼湖科技小鎮第一期將在9月28日開園,屆時,被稱為"城市智慧大腦"的潼湖科技小鎮運營指揮中心也將正式運行。

整體看,科技小鎮是碧桂園做重資產,入駐企業輕資產運營模式,在打造科技創新平臺的同時,也為碧桂園開闢了一條有別於傳統房地產的發展路徑。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科技小鎮在綜合運營中將孵化很多經濟效應,譬如租賃、園區服務、自持物業的資產證券化、產業基金等,都將成為未來產業亮點。

現代農業 打造產業生態鏈

碧桂園集團董事會主席楊國強曾說:"40年前我種田,40年後我還是想回去種田。"

今年6月,碧桂園宣佈正式進軍現代農業。表示將引入世界一流的農業生產技術、設備,採用公司+農戶發展模式,通過進軍現代農業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建設農業博覽園,進軍先進農機業和種業,打造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

為此,碧桂園投資了第三代雜交水稻的研究與發展,並將與"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合作成立第三代雜交水稻研究中心。

除第三代雜交水稻之外,碧桂園在現代化農業探索的道路上還付出了諸多努力。

據瞭解,碧桂園通過參股現代先進農業企業海南潤達,參與投資建設了海南陵水縣的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基地。建成之後,上述項目將會是一個集熱帶特色農業、現代高效農業、生態科技農業、休閒觀光農業為一體的先行示範區。

事實上,碧桂園與現代農業的結緣由來已久。早在8年前,集團結對幫扶廣東省英德市花塘(樹山)村時,苗木產業扶貧就成為重要抓手。從2010年起,碧桂園採用"借本你種,賣了還本,賺了歸你,再借再還,勤勞致富"的扶貧理念,在樹山村大力發展苗木產業。如今,這一產業枝繁葉茂,去年參與的167戶農戶戶均增收達7萬元。

有了樹山村的成功實踐,碧桂園開始小規模複製。2016年,率先將這一綠色產業扶貧經驗引入對口幫扶的廣西百色市田陽縣央律村,通過"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貧困農戶"的模式,發展苗木花卉種植,拓寬農戶增收渠道,又有一批貧困戶因此走上了小康路。

此外,碧桂園農業還將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包括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周邊佈局高科技設施農業,佈局銷售終端等。

"為社會提供健康、安全、好吃、適價、實惠的食品。"這是楊國強的願景,也是其領導下的碧桂園進軍現代農業的動力。

為此,碧桂園打造自有零售品牌鳳凰優選。打通原產地直供社區通道,為公眾提供安全、健康、高性價比的產品。

截止到2018年6月份,鳳凰優選已在廣州、寧波、武漢、常州等全國30餘個城市開設近500家店面,未來,鳳凰優選要發展到兩萬家店面。

碧桂園進軍現代農業,打造產業生態鏈,其意義不僅僅是多元發展,而是幫助農民增收,促進農村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回饋社會,形成真正的價值奉獻!

機器人 開闢高科技產業新戰場

如果說農業是"迴歸",那機器人領域則是碧桂園 "未來"的新戰場。

9月8日,中國機器人行業出現了金額最大的一筆投資,800億!投資人正是中國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之一的碧桂園。

碧桂園攜手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政府同碧桂園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廣東博智林機器人公司將共同打造集科研、實驗、生產、文化、生活、教育於一體的機器人谷。

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能夠將碧桂園的"SSGF高質量建造體系"與建築機器人結合起來,運用在房屋的建造當中,就能夠大大減少對人工的依賴,進一步改善工人的工作環境。

可以說,隨著機器人項目落地,碧桂園多元業務再添一員!繼物業服務、產城融合、現代農業業務後,機器人項目將對地產主業進行聯動支持,未來碧桂園業主將住上由機器人建造的房子。

然而,碧桂園對機器人的使用遠遠不止於此。"目前,機器人只在很小的領域得到應用,碧桂園希望將機器人更廣泛地應用到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楊國強表示,除了工業機器人之外,碧桂園還會大力發展服務機器人。

碧桂園集團副總裁兼博智林機器人總裁沈崗表示,根據規劃,未來博智林機器人將通過研發生產及合作共創的方式搭建核心技術、網絡平臺等業務體系,產品涉及建築、裝修、機器人餐廳、智慧家居、現代農業、醫療、智能製造、倉儲物流等應用領域。

事實上,碧桂園切入機器人領域還有更深刻的含義:目前國內的機器人產業鏈關鍵環節缺失,零部件中高精度減速器、伺服電機和控制器等依賴進口,在製造升級背景下大手筆進軍,未來更容易卡位,從而佔據產業鏈高端。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科技小鎮、現代農業、還是機器人領域都需要長期投入,用心運營,才能持續獲得回報。

多元化之路任重而道遠,碧桂園,作為地產行業中的進擊者,雖然這個過程漫長,但未來,精彩而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