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誕生於1911年,依託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因北京西北郊的清華園而得名,初稱“清華學堂”,是清政府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翌年更名為“清華學校”;為嘗試人才的本地培養,1925年設立大學部,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學校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遷回清華園,1952年成為一所多科性工業大學;改革開放以來,學校先後恢復或新建了理科、經濟、管理和文科類學科,併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繼續教育學院。
清華大學是中國乃至亞洲最著名的高等學府之一,在長達百年的辦學歷史中,2位共和國主席、7位中央政治局常委、14名兩彈一星獲得者、600餘名院士從這裡走出,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等一大批學術巨匠曾在此執教,恰如清華園工字殿內對聯所書——“檻外山光,歷春夏秋冬、萬千變幻,都非凡境;窗中雲影,任東西南北、去來澹盪,洵是仙居”。
自建校以來,在各個歷史時期以及在社會各個學科領域中,清華大學不斷地湧現出了眾多的名人名家。
圖書館
清華早期建築,清華學堂,圖書館,科學館,大禮堂,體育館,二校門是清華大學的象徵。
大文學家曹禺在此桌子上完成了《雷雨》的寫作
歷屆碩土畢業的論文收藏在圖書館內。
閱讀更多 南哥不懂歷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