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表面「佛系」,背地裡拚命的人

最近隨便問身邊的朋友,對方都會波瀾不驚雲淡風輕的來一句:「佛系的」

那些表面“佛系”,背地裡拼命的人

我是佛繫戀愛,隨便,都行,無所謂。

我是佛系考生,看開點,成績隨緣。

......

”佛系“一詞流行到現在,已被越來越多的青年人用來自嘲,大概的意思是:順其自然、隨遇而安、不爭不搶。在佛系青年眼中,凡事都可以是佛系,戀愛、追星、購物、乘車、工作......

這聽起來是有點喪,但當這是一種喪文化、現代年輕人喪失物慾和成功欲的聲音不斷傳入耳邊時候,你會開始覺得輿論導向彷彿走偏了。

明明身邊的年輕人都像“鬥戰勝佛”,都在生活裡打了雞血一樣努力著!怎麼就“喪”了?

現實如此扎心,真要無慾望、無夢想、無干勁,誰來替你披荊斬棘、斬妖除魔呢!

有些人,表面上佛系,其實背地裡在拼命使勁!

那些表面“佛系”,背地裡拼命的人

既然得不到,就假裝不在乎。

佛系的年輕人,大多生活在一、二線城市,他們受過比較良好的教育,做著一份薪水不錯的工作。

但同時,他們也要面對飛速增長的房價、巨大的貧富差距和慘烈的社會競爭。

就說房子這件事吧,就今年來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房租大幅度上漲。房租上漲真正影響的是誰?

既不是 60 後,也不是 70 後,大部分是 80 後以及 90 後這一代的年輕人。2018 年,90 後開端的年輕人現在已經 28 歲了,開始面臨結婚、生子、買房幾件大事。就說說買房這事,先不說遠的,就當前房價、房租現象,就足以讓年輕人的錢包望而生畏。

有人用“低慾望社會”一詞,來比喻當下中國年輕一代人的心態。然而其實最核心的關鍵是年輕人的錢包已經被高房租、高房價給吸乾了,缺乏足夠可支配收入的年輕人幾乎除了佛系和低慾望以外沒有別的選擇。

既然得不到,那就假裝不在乎!看似為人生路上遇到的坎坷找藉口,其是竭盡全力後的不強求。同時默默的努力著,尋求合適的機會。

那些表面“佛系”,背地裡拼命的人

有多大夢想,就有多努力。

都說佛系考試是能考上就讀,考不上就算了;看得進書就看,看不進就休息會,不強求。

身邊一個學妹就是這樣的,前階段面臨一系列的就業考試,筆試、面試來來回回長達一個月,面對他人的關心問候都一副佛繫心態。每次別人一問備考情況,她都一副不在乎的樣子:”沒關係的,考不考上看緣分了,考不上就找工作,才不給自己太大壓力。“

可是事實呢?也許只有我清楚,她是有多努力。

每天早晨五點半,當我還在睡夢中的時候,她就在鬧鐘聲中準時起床備考,像打了雞血一樣。她對自己的未來規劃很明確,也知道將來要做什麼,有自己的原則,也為此努力奮鬥著!她說:”有些事情就要要豁達一些,不要總是受外界干擾,但是心中該堅持的夢想還是要使勁去追求!“

有時候我們常常就是被這樣的假象矇蔽,看似不在乎、不在意,其實只是他們比任何人都知道如何從容淡定的去面對!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有時候我們只是看到他們身上的標籤,卻沒有看到他們那「鬥戰勝佛」的一面。

往往自稱佛系的青年,其實都不像標榜的那樣,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堅持和在乎的東西,只不過用「佛系」這個詞來調侃罷了。

那些表面“佛系”,背地裡拼命的人

一邊在佛系,一邊在拼命。

身邊有一部分人,他們很多已經實現財務自由,他們每天各種養生,健身、瑜伽、養生,生活作息規律,能泡茶的就不喝咖啡,你覺得他們的生活很佛系。

但是,當你看看到他們在職場上的拼勁,你就會知道有些人是一邊在佛系,一邊在拼命。

一位中文專業出生,做媒體5年的朋友,本來在老家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自己通過寫稿每個月也都能夠獲得不菲的收入,可是她毅然決然的選擇北漂,勇敢的走出舒適區。白天擠地鐵上班,晚上利用業餘時間給自己充電學習。

她說,每天都在經歷著自我價值觀的顛覆,高度緊張的工作狀態不說,還要不斷在工作中尋求突破。但是這樣的生活真實!”況且也不只我一個,身邊大部分年輕人都這樣。“她說。

他們口裡一邊念著:”人間不值得!努力不一定能夠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很舒服。“一邊卻在努力使勁。

那些表面“佛系”,背地裡拼命的人

排除萬難,不忘堅持自我。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裡說:

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鬥;而不論其結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

有了這樣的認識,你就會珍重生活,而不會玩世不恭;同時,也會給人自身注入一種強大的內在力量。

城市越來越繁華,年輕人的壓力越來越重。每一個獨立個體既面臨著複雜的世界觀、價值觀,也面臨著內外界壓力衝擊。

然而每個人都在用力的活著,用你看不到的努力方式,傳遞著向上的力量!

他們佛系,但並非真的佛系,他們只是比任何時期更加淡定、從容、豁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