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馬拉松,有點不一樣

  2018年09月15日下午16:00,深圳世紀廣場,交通銀行大廈樓道內,一場特殊的馬拉松挑戰賽,在緊張進行中。沒錯,就是垂直馬拉松,源於美國的大眾體育運動,跨越年齡和性別,不受場地、時間、天氣限制的登樓大賽,採用計時方式,進入賽道到達樓頂衝刺平臺後依時間長短排定名次。此次馬拉松,全程49樓,1261級樓梯,400多名選手參賽,體驗爬樓健身帶來的樂趣!

既是賽事,就有意外可能。深圳微馬救護隊,承擔著垂直馬拉松整個賽事的安全保障,讓意外能得到最及時的處理。

垂直馬拉松,有點不一樣

  賽前,我們認真複訓。

從賽場紀律到藥物講解;從內科急診到心肺復甦;從包紮到擔架的使用,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環節、每一種可能的突發狀況,賴總教官一一講解和示範,只為將可能的意外降至最低!

垂直馬拉松,有點不一樣

垂直馬拉松,有點不一樣

垂直馬拉松,有點不一樣

垂直馬拉松,有點不一樣

垂直馬拉松,有點不一樣

垂直馬拉松,有點不一樣

垂直馬拉松,有點不一樣

  賽中,我們嚴謹執行。

微馬救護隊保障組根據賽事風險評估,作出急救保障佈署。分成六個執勤小組,分別在1樓、24樓、36樓、49樓頂層設立應急救護點及機動應急小組。機動應急小組的隊員,根據賽事的進程在賽事後期留在頂樓執勤保障。1樓主會場隊員,比賽進行到一半時間,轉移至運動員出口處,與120急救中心的救護車一起,為賽後出現不適的運動員及時處理。

垂直馬拉松,有點不一樣

垂直馬拉松,有點不一樣

垂直馬拉松,有點不一樣

垂直馬拉松,有點不一樣

垂直馬拉松,有點不一樣

垂直馬拉松,有點不一樣

垂直馬拉松,有點不一樣

垂直馬拉松,有點不一樣

賽後,我們總結經驗。

整個賽事,強度與樓層的高度相關。十多例中暑、抽經、脹氣、低血糖、筋絡拉傷、皮外擦傷以及封閉空間導致的嘔吐,都在預料之中。隊員經過賽前培訓,以及平時的學習和訓練,面對賽事傷情,從容面對,有效處理。本次執勤保障順利完成:感謝本次賽事保障中的公益支持單位“醫雲急救”提供的AED,讓我們更有底氣。身邊有AED,樓下有120急救車,讓保障更順利!

垂直馬拉松,有點不一樣

垂直馬拉松,有點不一樣

垂直馬拉松,有點不一樣

垂直馬拉松,有點不一樣

垂直馬拉松,有點不一樣

垂直馬拉松,有點不一樣

垂直馬拉松,有點不一樣

垂直馬拉松,有點不一樣

垂直馬拉松,有點不一樣

垂直馬拉松,有點不一樣

垂直馬拉松,有點不一樣

文:梧桐,主編:丁輝。特別鳴謝:由 始於奔跑 行於公益的微馬體育基金會大力支持和贊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