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瓦」之隨筆

想到哪裡,說到哪裡。今天說一說瓦。

瓦,是一種屋面防水材料,與其說防水不如說排水。因為防水多在於排、疏導。水順著大坡度屋面排下去,自然而然不會漏水。這讓我想起了建築外簷抹灰裂縫處理的方式:一是收,一是放。收則是掛網抹灰(玻纖網,不同牆體交接處加鋼絲網),這是會使抹灰面成一個整體,不易出裂縫;所謂“ 放”,就是將面積較大的抹灰區域按照一定的規則分成區域,交界處壓上塑料分隔條,時間久了,分隔條已經把它們分成不同區域,內部及時有裂縫,外面也看不到。就像當代平屋面做防水,效果不好時間久了肯定漏,如果下雨不去(防)水,做成坡屋面,做好卷材加以蓋瓦,放任自流,老百姓說“那是沒個漏水”!

“青瓦”之隨筆

“青瓦”之隨筆

都知道“秦磚漢瓦”,說明在中國瓦的歷史悠久,以粘土(包括頁岩、煤矸石等粉料)為主要原料,經泥料處理、 成型、 乾燥和焙燒而製成。中國瓦的生產比磚早。筆者中國人古建築的瓦似“魚鱗”,對於外部水起到了很好保護內體的作用。瓦的最美之處在於與屋面結合的韻美感,,,,

青瓦瓦承襲了三千年的建築歷史,歷經形式大小和工藝的演變,以其美觀、質樸、防雨保溫之優點,終成中國傳統建築必不可少的主材之一,古有"漢瓦"之說,猶如景德鎮之瓷器,意為蜀漢之青瓦,無論在材質、美觀及運用方面,均超過其他地區。大邑地處川西鶴鳴山,是白堊紀地質公園龍門山脈與古臨邛山脈相聯之地,盛產燒製優質瓦材的主要原材料--"粘土"。基於這樣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大邑青瓦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目前已成為全國著名的粘土磚瓦生產基地。

“青瓦”之隨筆

當今社會高速發展,瓦的種類繁多,出現了水泥瓦、彩板瓦、樹脂瓦。。。。。。。筆者不一一介紹。然而筆者還是最鍾情於厚重的青瓦,由於環保原因,黏土瓦可能會推出歷史舞臺,很是傷心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