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船打撈,喚醒長眠深海的時代遺珍

沉船打捞,唤醒长眠深海的时代遗珍

歷史上,伴隨人類的歷史活動,無數船隻穿越大海來到大洋彼岸,經過一系列航海活動,不管是戰爭、冒險、經商,有無數的人和船的成功航行,也有失敗者的沉寂大海。

而我們只有在那浩瀚無際的大海深處,才能找到他們的影子和那些在水底沉睡的文物們。

近日,中國水下考古隊利用多波束等儀器設備採集遺蹟數據,結合潛水探摸,結合地方誌文獻研究,確認了“經遠艦”的準確位置。艦體位於水下12米處的海床上,呈倒扣狀態,主體已被海底淤泥覆蓋。

沉船打捞,唤醒长眠深海的时代遗珍
沉船打捞,唤醒长眠深海的时代遗珍

海床面以下5米處發現懸掛於艦舷外壁的木質髹金“經遠”艦名字牌

沉船打捞,唤醒长眠深海的时代遗珍

“經遠”艦照片收藏於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

經遠艦

由德國伏爾鏗(Vulkan)造船廠建造,1887年底作為“致遠艦”的僚艦,入編北洋水師。著名將領鄧世昌、林永升分別出任兩艦的管帶(艦長)。1894年9月,中日甲午海戰在黃海北部大東溝海域爆發,北洋水師戰敗,共損失戰艦四艘。其中“經遠艦”受到四艘日艦圍攻,全艦官兵不畏強敵,英勇接戰,直至最終沉沒。全艦僅有十六人倖存,管帶林永升及二百餘名官兵捐軀殉國。

經過120年的海水沖刷,當年雄壯的經遠艦早已滿目瘡痍,艦體上佈滿了淤泥、漁網、海漬,以及早年一次偷盜性的打撈留下的累累傷痕。

沉船打捞,唤醒长眠深海的时代遗珍

出水的毛瑟步槍子彈、左輪手槍子彈、37毫米炮彈、47毫米炮彈等。由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提供圖片

中國海軍史研究會會長陳悅透露,甲午海戰後,北洋水師戰艦殘骸多被日軍打撈、拆分,當做戰利品陳列在靖國神社及學校和公園。而國內不法分子的瘋狂盜撈則讓這些英烈戰艦在新時期再一次遭受劫難。據不完全統計,在黃海海戰中戰沉的致遠、經遠、超勇、揚威四艘戰艦中,至少有三艘遭遇過盜撈。

沉船打捞,唤醒长眠深海的时代遗珍

考古打撈船在作業現場

同樣放眼海外,也有沉船正在打撈,CNN報道,當地時間22日,考古學家在葡萄牙海岸附近發現了一艘長達四百年的沉船。

沉船打捞,唤醒长眠深海的时代遗珍

初步判定該船沉沒於1575年和1625年(中國明朝萬曆年)之間,。在沉船現場,人們在水下40英尺(12米)處潛水員發現香料、中國瓷器、青銅大炮、cowries (非洲一些地區販賣奴隸的一種貝殼類貨幣)、刻有葡萄牙徽章和渾天儀球等。

沉船打捞,唤醒长眠深海的时代遗珍
沉船打捞,唤醒长眠深海的时代遗珍沉船打捞,唤醒长眠深海的时代遗珍
沉船打捞,唤醒长眠深海的时代遗珍

當地市長卡洛斯·卡雷拉斯(Carlos Carreiras)對外宣稱:“這將是過去十年內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這艘葡萄牙船是古代葡萄牙和印度之間利潤豐厚的香料貿易交通工具。”潛水員將繼續探索沉船, 研究人員將結合實地考察與歷史檔案來研究, 查找出確切的船舶探尋船的主人,以及著手對文物的保護和復原。

最震撼的一件文物

近日,故宮博物院展出了一件讓許多網友感慨是最震撼的文物:埋藏在大海深處的一件2100年前的大理石雕像。

沉船打捞,唤醒长眠深海的时代遗珍沉船打捞,唤醒长眠深海的时代遗珍

這件文物出水在希臘愛琴海。2100年前沉沒在希臘愛琴海的一艘商船上的大理石雕像。光滑面埋在泥沙下得以保存,暴露在水中的部分已經被海水與生物嚴重侵蝕,於是就這樣子在水下躺了兩千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沉船打捞,唤醒长眠深海的时代遗珍

該大理石雕像是一個微笑著的少年,他右腿曲膝,右手撐地,臉抬頭看向斜上方,深凹的眼眶蘊含了無限神秘,上揚的嘴角展示了少年當時處於一種非常自信愉悅的狀態。

鬍鬚武士

在20世紀90年代,多塞特港的挖泥船發現了一艘沉船,專家們發現船隻幾乎完好無損地在9米深的水域,船舵有一個鬍鬚武士,船上發現了美人魚木雕刻等遺物。

沉船打捞,唤醒长眠深海的时代遗珍

時隔多年,終於確認這艘船就是Fame---17世紀荷蘭商船,當時應該歸荷蘭的一位名人所有,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隻之一。1631年時,這艘叫做Fame的40米長的武裝商船在多塞特港的普爾港口入口沉沒。

沉船打捞,唤醒长眠深海的时代遗珍

據史料記載,當時Fame途經西印度群島時遇到了一風暴,45名船員到岸上躲避,但是當地的普爾人意識到門口有著巨大的財富,就對船隻展開了掠奪,包括武器、航海設備和食物等等。

水下博物館

7月中旬考古人員發現,黑海海底發現40餘艘古老沉船,從9世紀到19世紀應有盡有,保存很完好堪比一個水下博物館。

沉船打捞,唤醒长眠深海的时代遗珍

一個由水手和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團隊對黑海的部分海域進行了調查,結果卻意外發現41艘保存完好的遇難船,這些船隻的時間跨度多達上千年,從9世紀到19世紀應有盡有。

沉船打捞,唤醒长眠深海的时代遗珍

這艘遇難船來自奧斯曼帝國時代,發現於黑海水面300米之下。

在大部分海水中,木材和繩索通常都是首先腐爛的物質。不過,黑海的海水與眾不同,極大減慢了物品腐爛的速度。有些船隻的木材保存非常完好,以至於個別的木板上依舊能清楚的看到鑿痕和刀痕。繩索、抽屜、船舵甚至雕刻的木製品等許多物品都經受了時間的考驗,發現時大體上仍完好無損。

沉船打捞,唤醒长眠深海的时代遗珍

在這艘奧斯曼時期遇難船的船尾上,可以清楚的看到船尾柱和船舵旁邊放著一個雕刻的舵柄。木材上面仍懸掛著一卷繩索。

黑石號

黑石號,1998年德國打撈公司在印尼勿里洞島海域一塊黑色大礁岩附近發現了一艘唐朝時期的一艘沉船,又名為“Batu Hitam”。

沉船打捞,唤醒长眠深海的时代遗珍

該船隻的結構為阿拉伯商船,裝載著經由東南亞運往西亞、北非的中國貨物,僅中國瓷器就達到67000多件。出水的文物包括長沙窯、越窯、邢窯、鞏縣窯瓷器,還包括金銀器和銅鏡;其中3件完好無損的唐代青花瓷盤尤為引人注目。因為出水長沙窯瓷碗上帶有唐代寶曆二年(826年)銘文。

沉船打捞,唤醒长眠深海的时代遗珍

從“黑石號”沉船上打撈起的天鵝團花金碟

沉船打捞,唤醒长眠深海的时代遗珍

從“黑石號”沉船上打撈起的一面唐代真子飛霜紋銅鏡,紋飾內容為俞伯牙彈奏一曲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

“黑石號”沉船上的白釉綠彩龍紋盤

人們歷史活動,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錘鍊了人們敢於冒險、勇於拼搏的精神,開闊了眼界,把世界各個地區連在一起。每個地區的藝術品也在這樣的環境下有了初次交流。所有的航海家和水手,無論成功與失敗,都為了世界的交流、擴展藝術品的眼界做出了巨大貢獻。

2

-END-

沉船打捞,唤醒长眠深海的时代遗珍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如需轉載請後臺聯繫

《收藏/拍賣》雜誌現進駐媒體平臺有:微信公眾平臺、今日頭條、網易藝術、新浪微博、搜狐新聞、騰訊天天快報、大粵藝術、一點資訊、雅昌藝術網、時代財經APP等主流媒體平臺,部分文章同步更新,形成新一媒體傳播矩陣。

歡迎邀請加入更多媒體平臺!如想商務合作,請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或微信scpm2004

沉船打捞,唤醒长眠深海的时代遗珍
沉船打捞,唤醒长眠深海的时代遗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