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自强、感恩、文明”之种 结脱贫致富之果

播“自强、感恩、文明”之种 结脱贫致富之果

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同江市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的要求,在全市开展了以“自强、感恩、文明”为主题的扶志教育活动,帮助贫困群众树立“先飞”意识,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自强教育,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弱鸟渴望先飞,至贫可能致富。”贫困户要脱贫,内生动力是关键,只有切实转变“等靠要”思想,树立脱贫光荣、守贫可耻的正面导向,才能激发贫困村奋起直追,自觉践行致富实践的劲头。我市各乡镇积极响应党委号召,通过成立新时代农民夜校,开展专题党课教育、实行面对面教育引导、创建致富大讲堂等形式提高群众自强意识。

“我很荣幸我们村能在全市率先成立新时代农民夜校,让我们贫困群众也有了学习充电的机会。一堂堂初心讲堂、政策解读、实用技术培训,为大家打开了接受思想洗礼的窗。谢谢伟大的党,我们一定不负您的期望,自强不息,用自己的双手迈上发家致富路。”这是卫星村贫困群众的肺腑之言。

今年以来,同江市积极推广“新时代农民夜校”,通过开设道德讲堂、时政课堂、法律讲坛、农技之声、文化驿站等,帮助广大群众树立自强意识,接受先进意识,构建了脱贫的桥梁。

感恩教育,引导群众知党恩感党恩。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之本。我们要帮助广大贫困户树立感恩意识,通过切身感受扶贫政策带来的巨大变化,知党恩、感党恩,自觉听党话、跟党走。我市各乡镇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电视、文化广场、“两微一端”等媒体和平台,抓住国庆节、妇女节、重阳节、扶贫日等时机,宣传扶贫标准和措施,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孝善基金会真是好啊!通过让子女拿钱给我们养老,村里还给补助的方式,改善了我们老人的生活环境,也让子女意识到了赡养老人的义务。自从村里组织以来,我儿子陪我的时间明显变长了,儿媳妇也表现更好了,还要争当村里的孝顺儿媳呢!”这是卫华村八十多岁老大娘的感叹。

自开展感恩教育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积极发挥主导地位,结合实际,从家庭入手,从身边小事入手,通过以小见大,逐渐营造了知恩感恩的文明新风。

文明教育,形成良好精神风貌。乡村振兴,文明先行。只有组织引领文明先行,才能谱写好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我市积极组织乡村两级完善村规民约,反对封建迷信,倡导文明新风。各乡镇发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的自律监督作用,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自觉抵制歪风邪气,通过活动室、农家书屋、街路院墙等载体,积极开展了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为群众办实事、送温暖。各村屯积极联系上级相关单位进村举办文艺汇演、开展乡村义诊、评选“五好家庭”,利用形式多样的活动传承优秀文化传统,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切实把教育引导和约束管理结合起来,以德育人,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如今,各乡镇面貌焕然一新,文明教育不仅形成了良好的村风民风家风,更丰富了贫困群众的精神生活,使农村凝人心聚人气,农民充满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扶贫路上,开展 “自强、感恩、文明”扶志教育活动,是我市助力脱贫攻坚的新方法,也是我市交给广大贫困群众的新答卷。未来,我市各级党组织将把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紧密联系在一起,团结进取,共同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