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街道:城村联改 打造精致太平

2018-09-25 14:50 | 浙江日报-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 姚天 通讯员 张鲜红

“巍巍独立向江滨,四畔无人水作邻”。美丽的石夫人峰下就是温岭中心城区——太平街道,这里是温岭城区发展的起源地,记载着许多城市建设的烙印;这里更是温岭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的主战场。在这里,开展着属于太平街道独有的乡村振兴之路。

从2016年初城村“联改”全面启动以来,太平街道上下同欲,势如破竹,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腾空、当年拆除、当年复建”的太平速度。同时,以党建为引领,深入推进环境革命和社区微治理,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全方位打造“精致太平”。

太平街道:城村联改 打造精致太平

五龙山公园。温岭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鹏飞摄

“太平作为温岭主城区,也是老城区,重中之重就是要坚定不移地以‘城村两改’为突破口,利用3~5年时间完成一轮城村联改,把太平建设成为宜业宜居、生态美丽的‘品质之城’。”街道党工委书记王仕方表示。

城村“联改”聚焦美好期许

“旧房换新房,再过几个月我们就可以真正入住啦”。后应村村民郭正君即将住上新房,心中的喜悦早已溢于言表。自2016年6月12日,后应村整村拆建动员会召开,城中村的补偿政策出来以后,跟老郭一样的后应村村民们心中既高兴又有些着急。如今,按照政策,老郭已经切切实实地分回了一大一小两间房,“当初知道旧房换新房时,感觉自己在做梦。现在真正到了自己手上,我又一次体会到这一切不是梦,都是政府给了我们实实在在的好处”。

位于太平街道最南端的后应村,是此次太平街道城中村改造工程项目中最早受益的村庄。漫步在村庄的道路上,你会看到道路两边如今盖好的新房前前后后干干净净,中间的空地上还能够依稀看到曾经有过建筑物的痕迹。走进村内,还能看到远处有一部分未盖好的房子,工人们正在逐步进行整体的施工建设。一眼望去,前方的道路虽然有些泥泞,施工人员虽然还在忙碌,却早已呈现出一番新村的振兴面貌。

眼前的样子或许很难让人想象到此前这里的环境有多差。早期由于村庄规划杂乱,环境脏乱差等因素,后应村被列为我市首批城中村改造的村庄之一。直至当下,在经过两年的城中村改造建设,后应村却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再到9月20日,我们村的房屋都能够全面完成拆建工作。在接下来的工作里,我们已经开始逐步落实相关配套建设,争取年底前我们全部村民都能成功入住新房”。后应村党支部书记林春才对于今后村庄的发展面貌,心中早已满怀期许,他在村庄规划的下一段工作中,这样充满信心地说道。

城村“联改”聚势环境品质

太平街道:城村联改 打造精致太平

太平街道岙底胡村村民签约。通讯员 张鲜红摄

走进太平街道办事处,城中村改造项目负责人朱文兵最近的事可真不少。“目前我们太平城中村改造一期工程中,后应村已经在今年8月基本能够全面拆建,其余小河头村、屏下村两村在今年年底也均可顺利完成。”朱文兵介绍,今年,城中村拆建这一比村筹资建商品房更优惠的政策,已经切切实实让太平街道的三村村民感受到日新月异的变化,都真正意义上的享受到新房带来的利好恩惠。

太平街道:城村联改 打造精致太平

小河头村城中村改造施工。温岭日报全媒体记者 姚天

往前看,你会发现这只是太平乡村振兴之路的开始。除了后应村、小河头村、屏下村已基本落实城中村拆建工作以外。今年以来,太平街道山下金村也已在农历二月初二完成前期拆除工作,预计11月就可让当地村民进入安房选址的新阶段。此外,朱文兵表示,今年太平还会计划对岙底胡村和肖泉村进行第二期的城中村改造。两村总共涉及4880户,2000多人,计划元旦前完成拆迁工作,切实有力地把城中村改造这一项惠民政策有序落实。现阶段,工作小组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岙底胡村的相关工作,并已在9月20日全面启动为期6天的签约工作。

“通过我们现在工作的不断落实,改变最大的还是我们这些村庄整体的环境面貌。”太平城中村改造项目工作人员表示。如今,太平城村“联改”新面貌已经让更多的人认可城村联改所带来的乡村振兴新格局。通过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实施,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周边的环境,也让原本陈旧破败的小村庄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欣欣向荣的美丽乡村。

此外,城村联改也有力地推动了现阶段我市五龙山公园、市环山公路、市四中学区房扩建等相关项目建设实施,同时又充分实现对整体土地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记者了解到,目前太平街道主要围绕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两大区块,不断有序地开展属于太平自身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在工作实施中,太平街道各机关干部、村干部以及党员们共同铸造了一只太平“铁军”,使每个人都成为一面流动的旗帜。街道综合旧城办、城管办、村社区、部门单位等各方力量,优先选择熟悉拆迁政策处理,善做群众工作、攻坚能力强的精兵强将组建一支城村“联改”队伍。在讲究工作方法中,街道办事人员也总结了入户拉家常工作法、包干抓落实工作法、老娘舅会审工作法等富有鲜明特色的经验做法。

治理“妙招”推动太平振兴

随着城市化推进人口骤增,各种利益诉求叠加,社会治理、城市管理、综合服务等矛盾和问题不断凸现,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挑战前所未有,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太平街道从社区这个社会管理的最小单元入手,积极探索社区微治理模式,从源头上预防减少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发生,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致力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记者在太平街道办事处看到,一楼大厅中央陈设着一块大屏幕。“这是我们街道的‘太平通’屏幕,总共显示33张网格治理动态图,这些数据主要反映的是我们街道网格员们所发现问题的覆盖率、发现率以及处置率,并按照综合得分以柱形图的形式进行着依次排序。”街道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通过‘太平通’能够非常可视化地呈现我们整个街道的网格工作,方便我们高效解决难题,提高办事效率。”而类似于这样的创新举措,都是近年来街道在社区管理模式上所取得的亮点突破。

目前,街道在社区管理上努力突出社区自治,并实施“三社联动,三环联扣,三社联动”的社区微治理新格局。街道重点突出强化街道党工委的党建引领,实施“三级联创”,为社区微治理保驾护航。做到强化街道党工委的核心引领,发挥社区党委的组织引领,夯实网格党小组的一线引领。同时,街道在信息治理上成功实施了“三环联扣”,创建了一套立体联网系统,由表及里掌控全局,并专门组建一支网格联动团队,自上到下管控全线。在聚焦一批重点联治对象时,从点到面把控全域,力促社区微治理高效有序。截至当下,已有3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初步形成服务完善、设施齐全、活动丰富的养老服务圈,做到了力促社区微治理高效有序。在社区自治上,街道也实施“三社联动”,打造“三大”服务平台,夯实“三社联动”基础,培育“三支”主力队伍,推动“三社联动”快速发展,通过不断健全“三社”工作机制,形成“三社联动”工作体系,有效推进社区微治理日臻完善。

现今,通过社区微治理工作的有序化开展,太平街道实现了从社区摸排到责任落实,最终整体克难攻坚的华丽转变。同时,太平街道充分抓好自身特点,在城村环境方面也开展着其他特色工作。在太平街道污水办,挂着一张作战图,作战图上不少区域都标注了红点。“这些都是接下来重点需要完成的区域。”太平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零直排区创建、地下管网整治是“污水零直排区”创建的重点。眼下,太平街道围绕成功打造温岭“污水零直排区”示范点的目标,专门成立以街道书记、主任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具体工作有人实际抓的工作格局。

从去年开始,太平街道就开始着手“污水零直排区块”创建工作,投资3亿元的23个“污水零直排区块”改造工程已完成17个,另外6个也已完成工程进度的90%以上。“与此同时,我们从源头管控抓起,成立监管专班,对后应、屏下、小河头城中村复建过程中雨污管接入进行严格监管,严防村民为图方便错接、乱接雨污管网的情况。”太平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太平街道监管专班共制止30余起雨污管错接、乱接事件,在环境整治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对于今后太平的工作,王仕方书记表示将通过完善机制运行,全力做好旧城改造工作。从强化基层发力着手,推进社区治理优化服务。同时以落实政策和执法保障为前提,做好具体责任有效落实,把社区微治理和环境整治两项工作进行高效地贯彻并行,最终为创建“首善之区,精致太平”扫清障碍,为乡村振兴掀开新的美好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