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淨化2.0時代來臨,消費者調查展現空氣淨化器三大新需求

隨著中國對環境保護的日漸加強,空氣質量已經有了顯著的回升,但是,這還不足以滿足我們消費者對健康空氣的需求。近期的一項消費者調查報告1顯示,越來越多的國人更加重視家居環境中的健康因素,他們會從空氣淨化、空氣循環以及合適的溫度和溼度等多個維度來考量家中的空氣質量。未來,針對中國消費者的室內空氣質量解決方案將變得更加複雜。

空氣淨化2.0時代來臨,消費者調查展現空氣淨化器三大新需求

受到消費者對室內空氣循環和去除超微顆粒物(PM0.1)的強烈需求驅動,未來的空氣淨化器市場對於更多具有整合功能的空氣淨化技術需求旺盛2。

空氣淨化2.0時代來臨,消費者調查展現空氣淨化器三大新需求

空氣淨化2.0時代來臨?

基於此,戴森聯手界面發起“空氣淨化2.0時代:發現真實家居環境中被忽略的問題”調查問卷,以北京、天津、瀋陽、西安、成都、上海等核心一、二線城市為主,以家庭群體為目標,收集了3,290份有效問卷。

·什麼樣的空氣才是“好”空氣?空氣“乾淨”就夠了嗎?

·什麼樣的空氣淨化效果好?PM2.5、PM0.1甚至PM0.0001,數字越小,淨化效果越強嗎?

·我們不僅僅生活在客廳和臥室,也有不少時間呆在廚房和廁所,這些地方的空氣如何改善?

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家庭對於空氣質量的需求更加多元,圍繞“空氣淨化”和 “空氣循環”兩個核心需求,中國消費者希望能夠有效淨化整個房間、更好地去除PM2.5甚至PM0.1以保護老人與小孩,同時兼顧覆蓋更舒適的家居空間等,呈現出三種“新發現”。

發現一:空氣淨化+循環,有效淨化整個房間

“空氣乾淨”仍然以73.34%的比例成為大家的第一關注點,但同時有近2/3受訪者表示,室內的空氣循環不盡如人意,他們會在使用空氣淨化器的同時,開啟空調、風扇或新風系統等的產品促進空氣循環。

有研究表明,室內空氣的汙染程度高於室外空氣的汙染程度3。現代住宅設計也是其中的罪魁禍首之一:現代住宅的封閉性更高,導致空氣流動停滯,家中的空氣流通不暢。汙染物便因此在家中聚積起來。

戴森全球環境控制品類總監Paul Dawson表示:“我們的空氣淨化技術,一直以真實家居和真實消費者為著眼點。從建造角度來說,現代住宅的封閉性更高——但也同時限制了空氣在整個家居環境中的流通。為此,我們需要重新思考空氣淨化的概念,於是我們的產品便做成了可同時淨化空氣、噴射強勁氣流,循環並淨化整個房間內的空氣。”

發現二:空氣淨化+循環,更好去除PM2.5甚至PM0.1等超微顆粒,保護不同家庭成員

提到室內汙染源,36.63%的公眾認為,對於“顆粒物”的關注再多都不為過。其中,PM2.5和PM0.1是最多人關心的問題。

室內漂浮著大量的顆粒物質(PM),例如花粉、黴菌、細菌和病毒。中國家電研究院的一項報告中曾指出,PM0.1超微顆粒物是空氣中數量最多的顆粒物,在城市環境中的平均濃度為10,000 個 / 立方米4。比 PM2.5小二十五分之一的超微顆粒,一旦進入身體,它們會到達肺泡深處,並沉積在肺部難以排出。然後從肺部進入血液,進而深入人體5。這些超微顆粒被認為對人體,特別是老年人、兒童以及病人,有嚴重的影響。

此前,北京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有限公司的一項報告表明,保護家人健康是空氣淨化產品消費初衷,這一比例在消費者購買動機中佔到64%,其中嬰幼兒健康比重達到44%6。

崔玉濤育學園兒科診所院長崔玉濤醫生曾表示:“控制並清除家居環境中的汙染物,對兒童成長和家庭健康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同時通過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以及空氣流通手段輸送潔淨空氣,有助於降低停滯空氣中的汙染成分濃度,在整個起居空間內創造均勻一致的空氣條件。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是,這能帶走熱氣、溼氣和異味,形成一種清新感。”

發現三:空氣淨化+循環,覆蓋更多舒適空間

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半數受訪者認為“空氣新鮮”也很重要,甚至適宜的溫度與溼度也是良好的空氣質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大多數人會採用多種方式判斷空氣質量,比起天氣預報和儀器測量,也有近一半48.96%的調查者反而選擇呼吸和體感等綜合感受來判定家裡空氣質量。

如何提升室內空氣質量,獲得更舒適的空間?促進空氣循環可幫助獲得新鮮感,冷暖設備提供適宜的溫度,加溼器有助於得到合適的溼度。然而,現代家居環境變得更加緊湊,在同一房間內使用多個設備較為不便。“我希望能有集更多功能於一體的空氣淨化解決方案,當然,前提是真正有效地多功能解決方案”。一位受訪者如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