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平台的優勢變成自己的本事

《歌手》在一片唏噓聲中落幕了,據說一手打造如此經典節目的總導演洪濤也已離職,不知芒果臺下一個經典節目會出自誰手又將何時誕生。從《超級女生》到《歌手》,14年來,各大衛視百花齊放,把中國的娛樂節目推上一個新高度。但若從製作品質、社會話題、收視結果以及經典程度的綜合標準來看,似乎依然難以撼動湖南衛視的江湖霸主地位。

從《超級女生》總導演龍丹妮再到《歌手》總導演洪濤,湖南衛視與這些大咖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相互成就”。上週人力資源分享會的文章(《歌手》總導演洪濤離職,本場比賽離開的人是……我!)特別探討了關於熱愛與成就之間的關係。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另一個大家經常討論的話題 -——離開了平臺你什麼都不是。的確,很多人離開了大公司之後再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和成就感,甚至無法在新的環境中生存。

那麼如何才能成為龍丹妮們呢?如何讓大平臺的經歷不僅僅是一段簡歷中的文字呢?如何讓自己在大平臺中的磨練可以釋放出更大的潛能轉化為人生中真正的財富呢?

首先我想特別要說明的是,這裡所謂的“大”也是相對的。除了BAT或世界500強這樣的盡人皆知的“巨無霸”以外,每個領域、每個行業、每個地區都有很成熟和優秀的公司和團隊。這種“大”,不是單純用規模來衡量的,而是成熟度和輸出的優秀度。

很多職場節目中都喜歡討論到底選擇大公司好還是小公司好,我的答案是如果可能當然是首選人生至少要有一段成熟公司的職業經歷。因為能夠在這樣的平臺上學習和成長、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是職業生涯中難能寶貴的經歷。

如何把平臺的優勢變成自己的本事

1

學:“貪婪”地跟周圍每個人學習,讓自己充分吸收他們的營養。

在我看來,好平臺最大的價值不是所謂的資源與機會,而是周圍每個人都很優秀。 當優秀成為一種習慣的時候,你再也不會放鬆對自己的要求。一旦形成這種對自己的“苛求”,對於跟多的人和事都充滿了敬畏心,自然學習和進步也是持續的。

很多人說選一所好大學讀書,並不是因為有名的教授的課,而是因為每一個老師和學生都很優秀。放眼望去,總能在他們身上學習到不一樣的東西。我自己的感觸也是這樣的,真正大學裡課堂上到底學習了什麼已經很難記得了,但是老師同學們讀書的習慣、思考的方法、看世界的態度、兼容幷包的精神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今天的我。

公司也是一樣,學習那些聰明人的智慧;學習那些刻苦者的勤奮;學習那些創新者的勇敢;學習那些完美者的執著。當我們身上具備不同場景下需要的不同能力、思維、氣質與精神的時候,我們才成為一個真正的強者。

不因平臺的強大而強大,不因獨立而弱小。

2

練:不要放棄任何一次實戰的機會,尤其是大戰。

我們必須承認,成熟平臺因為資金雄厚、資源豐富,往往有機會實施一些大型項目,而這樣的實踐和學習機會,是很多小平臺所不具備的。

常說經過大戰的歷練,人才能脫胎換骨。儘管洪濤並不是科班出身,但是你要知道他從1991年就開始擔任廣播主持,1998年開始執導電視節目,2005年擔任了《超級女聲》杭州賽區的總導演,2013年成為《我是歌手》的總導演。如果沒有前面一場一場大戰的磨練,一個再充滿熱愛的人也不具備掌控這樣一個大型真人秀娛樂節目的能力,更別說收放自如、遊刃有餘了。

在大平臺上,我經常能看到很多人更願意選擇做好自己的事情,邊界感很強。即使有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去參與或挑戰一些大型項目,總是在一番痛苦抉擇之後選擇不走出自己的舒適區。

直到今天,也許能被中國人記住的家喻戶曉的綜藝節目都不超過兩隻手能數過來。如果當年有機會參與到這樣的歷練中,卻因為自己的原因擦肩而過,我相信某些人一定是後悔的。但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職場中發生,一個全新的項目降臨的時候,有人覺得項目沒戲,有人覺得自己不行,也有人覺得這就不是自己該乾的事。結果就這樣一次次錯過歷練的機會,過著自己自以為舒服的日子。

3

想:每時每刻都在思考,讓大腦飛快地轉起來。

經常有同事跑來問我,是不是應該去讀書,因為現在感覺到了自己的瓶頸。首先,終身學習是未來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一種能力,否則以現在這種社會發展速度,用不了多久就會被徹底拋棄。但是,學習不是隻有讀書一種方式,而且你如果沒有真正學習的意識和消化的能力,即使真的付出昂貴的學費也是浪費。

在一個大平臺上,無論周圍的人還是自己參與的工作,每天都有新的知識、方法和挑戰,而這些都是值得學習的。我一直認為,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學習什麼,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結果始終無法吸收消化成自身營養。

一個懂學習、會學習的人,滿眼都是要學的內容。有時我就會觀察團隊leader是如何處理自己和下級、上級以及跨部門關係的,對我來說可能這就是一堂生動的MBA課。我也時刻會問自己,假如我是其中的誰誰誰,我又會如何處理。

有些時候我默默觀察我的老闆,比較自己處理事情和他的區別。再去看看結果,是不是不同的方法真的取得了不同的效果,那麼下次我又該如何處理呢?每天持續地問自己為什麼——怎麼做——為什麼——怎麼做,總會有一天變得豁然開朗,可以站在更高的格局上去看待和處理問題。

這周“隱形貧困人口”這詞火了,我覺得職場中是有大量“隱形懶惰人口”的。他們看起來很忙碌也很努力,但是他們做事情從來不反思,對於周圍的事物也從來不思考,於是總停留在低水平的盲從上,最終失去自己的價值還全然不知。

所以一個人能夠擁有在一個大平臺上的成長機會是非常不容易且值得好好珍惜的。有很多“靠山吃山”的人在表面繁榮的狀態下過了幾年,自己也相信了自己這段牛逼的履歷。但是一旦離開平臺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的時候就傻眼了。幾年來看似光鮮的經歷並未給自己帶來實質性的進步,甚至還發生了退步。

所以是不是能夠強大地離開平臺,完全取決於每個個體。但凡那些勤學苦練常思考的人,都練就了一身好武功,只是在等待一個機會稱霸武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