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魚混養五大原則

在觀賞魚飼養過程中,隨著飼養經驗的積累,單養一個品種已經不能滿足魚友的觀賞慾望了,開始琢磨混養了。可混養並不是把自己喜歡的魚種簡單養在一起,很多魚種生性兇猛,或者是領地意識很濃,簡單養到一起會引起爭鬥。

觀賞魚混養五大原則

許多魚友因為缺乏經驗,看到別人把幾種魚養在一起,回來後也跟著模仿,結果卻引發慘劇。前一天還是美麗的觀賞魚缸,過一天就變成了血淋淋的修羅場。如何混養才能避免慘劇的發生呢?做到以下幾點,可以減少爭鬥,讓水世界變得和諧一些。

觀賞魚混養五大原則

1、從小玩到大。

不同魚種之間的爭鬥是與生俱來的,在它們的遺傳基因裡,明確告訴它,如果不亮出肌肉,很可能被幹掉。為了自己的生命延續,為了種族的繁衍生息,必須亮出獠牙,殺出一條血路。

觀賞魚混養五大原則

而把幾種好鬥的魚種從小養在一起,因為有主人照顧,衣食無憂,不存在食物的競爭,感覺不到異類的威脅。當它們長大後,就可能一直和平共處下去,呈現出溫馨畫面。但在大部分魚類的繁殖期,魚兒的脾氣會暴烈一些,需要密切觀察,隨時注意隔離。

觀賞魚混養五大原則

2、習性最好一致。

不同的魚種對水質的要求不同,比如溫度、酸鹼度、軟硬度等,在決定將幾種不同的魚種混養時,要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最起碼不能把熱帶魚和冷水魚合養在一起。

再就是食性不一的不能混養,食肉類的往往把食草類的魚只當做食物,把它們混養在一起是沒有公平可言的,食草的只能挨欺負。

觀賞魚混養五大原則

3、次序很重要。

如果要把不同的成魚混養,要看它們的戰鬥力指數如何,戰鬥力差一點的要先放入魚缸,這就相當於讓弱勢一方成為魚缸的半個主人。戰鬥力強的後放,讓它們成為外來戶,其兇性會稍微收斂一些,不會輕易對原居民起覬覦之心。

觀賞魚混養五大原則

4、層級需分明。

有些魚兒喜歡在水體的上層活動,有些則喜歡在水底出沒,如果想把幾種魚混養,最好讓它們分別生活在不同層級。區分明確後,大家在各自不同區域進行日常活動,互不干擾,就會減少爭鬥的機會。

觀賞魚混養五大原則

5、缸寬水量大。

要想混養,就必須準備大一點的魚缸,水體的寬度和深度能容納不同的魚只,避免因為領地意識而起爭鬥。大缸大水量也容易保持良好水質,魚只混養因為需要足量餵食,排洩物自然就多,對魚缸過濾和硝化系統都是一個考驗。

觀賞魚混養五大原則

大水量能在一定程度上稀釋氨氮含量,減少對魚只侵害,有時候氨氮的存在會刺激魚兒,讓它們變得暴躁不安,易引發群體事件。

以上只是簡單介紹了一些觀賞魚混養的注意事項,具體還有很多細節需要我們仔細斟酌,總之混養是有風險的,不能看到別人混養成功就去隨意模仿,裡面的不安定因素太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