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改革: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改革爲何這麼難?

2011年,《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發佈,公益類事業單位被分成公益一類和二類,後者涉及高校醫院等,改革方向為實行民營化改制。現在高校醫院等去除事業編制正是改革內容之一,但是改革還是會遇到一些難題。

事業單位改革: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改革為何這麼難?

1、事業單位與民營組織差距大

公益二類事業單位的市場化改革,已經說了30年,至今沒有重大的實質改變。也說明在中國,事業單位和非營利性組織之間存在的差距很大。加之事業單位分類不清,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人事制度改革還沒徹底完成,民營化改革阻力較大。

事業單位改革: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改革為何這麼難?

2、社會民眾對改革方向存在誤區

很多人說,既然說是民營化市場化改革,又怎麼能保持其公益性呢?這不是睜著眼說瞎話嗎。

其實,這並不是大家所理解的那樣,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改為企業,和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民營化並不是一回事。未來改革應該改為社會企業。

不瞭解這一概念的可以看小編的上一篇文章瞭解下:事業單位改革:高校醫院改革將往何處去?

事業單位改革: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改革為何這麼難?

3、官方支持力度不大

中國的社會企業普遍還是以工商企業的形式註冊,並不能享受政策稅收方面的優惠。

政策支持力度小,中國對非營利組織的立法尚不健全,而在官方口徑下「非政府組織」也常常與「反政府組織」相混淆,就更不用談對社會企業的立法支持。

文:湖北中公事業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