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家銀行進首批網貸平台存管「白名單」

南方日報訊 (記者/張昕)近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登記披露服務平臺披露了25家銀行個體網絡借貸資金存管系統通過測評的聲明。記者瞭解到,截至目前,已有70餘家銀行向協會申請了測評,首批通過測評的機構共25家,目前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正按照“合格一家、披露一家”的原則,組織通過測評的商業銀行及時進行網絡借貸資金存管相關信息的披露。

據瞭解,測評流程大致分為報名測試、實時測試、測評結果、結果公示、持續跟蹤等步驟,首批測評對象為截至2017年10月31日已開展網貸資金存管業務且已存在上線網貸機構的商業銀行。為確保測評達到“標準統一、質量優先、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要求,協會組織對商業銀行採取現場與非現場測評相結合的方式,對相關商業銀行網貸資金存管業務流程與系統建設的合規性、完整性進行全面綜合測評。

根據已通過測評的25家銀行名單,機構覆蓋了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民營銀行、直銷銀行等各種類型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不過,25家中僅有建設銀行一家為國有大行,其餘大多集中在股份制行、城商行和農商行,如北京銀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廣發銀行、上饒銀行、廈門農商銀行、海口農商銀行等。

據網貸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9月20日,已有江西銀行、建設銀行、徽商銀行、浙商銀行、江西銀行、民生銀行等60多家銀行開展了銀行存管業務,共計有836家(含問題平臺)網貸平臺上線資金銀行存管系統,而本次公佈的白名單銀行對接的平臺已達450家以上,其中僅海口聯合農商銀行、新網銀行、恆豐銀行、上饒銀行、浙商銀行5家銀行已至少對接264家網貸平臺。

不過,記者注意到,這簽約平臺數排名前5位的存管銀行,只有新網銀行和海口聯合農商銀行在此次通過名單之列。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互金協會在《關於商業銀行網絡借貸資金存管信息披露的說明》的公告中指出,披露的信息不構成對與商業銀行開展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合作或“聲稱”合作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相關情況的認可,出借人、借款人等相關人員須謹慎判斷和識別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