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全錦賽高分成績「嚇死人」 女台素人橫空出世 後備力量現隱憂

今天,2018全國跳水錦標賽將會在重慶落幕,作為本賽季最後一項重要的賽事,除了國手陳艾森、楊昊、陳藝文因傷棄權外,其餘國家隊選手悉數出現在比賽中。一年兩次全國性跳水比賽,論重要性下半年的錦標賽,雖然無法與上半年的冠軍賽相提並論,但是作為世界最頂級的國家跳水賽事,依然有看點,也能折射出一些問題。

國手疲勞應戰 狀態仍佳

從3月9日水立方的世界系列賽揭開本賽季的征程算起來,201天的時間裡,國家隊的一線主力經歷了4站世界系列賽、3站亞運選拔、跳水世界盃以及亞運會的輪番考驗。即便是二線隊員也有世界青年錦標賽、多站世界跳水大獎賽等任務。疲勞是正常的反應。

不過,從去年10月便開始的冬訓,5個月的厲兵秣馬,確實給夢之隊累積了足夠的能量儲備。因此,身體的反應雖然強烈,但是依然能夠被意識支配。於是,一批令人驚豔的成績,在比賽中浮出水面。

跳水全錦賽高分成績“嚇死人” 女臺素人橫空出世 後備力量現隱憂

施廷懋超高分奪冠

作為土生土長的重慶人,主場作戰的施廷懋賽前訓練,還在感嘆:找不到感覺!不過,在家鄉觀眾的助威下,也在隊友王涵的追趕中,她爆發了。

5輪動作均發揮出了最高水平,421.20的總分也創下了2005年跳水規則修改以來,女子3米板得分的最高紀錄。王涵也跳過了400分,成為400分俱樂部成員,是每一位女子跳板選手夢寐以求的榮譽。王涵也成為繼郭晶晶、吳敏霞、何姿、施廷懋之後,俱樂部裡第5位成員。

跳水全錦賽高分成績“嚇死人” 女臺素人橫空出世 後備力量現隱憂

謝思埸的奪冠成績同樣讓人咋舌

男子3米板也跳出了世界最高水平。583.70分,謝思埸創造了自己職業生涯的得分紀錄,這也是我已知的男板最高分。

曹緣和謝思埸作為中國,也是世界男子跳板的頂級選手,兩個人的碰撞已經成為了如今每場比賽的看點。曹緣是奧運會冠軍,謝思埸是世錦賽、世界盃雙料冠軍,他們之間的對決可謂旗鼓相當。

在今年的10場正面交鋒中,謝思埸以7:3的絕對優勢領先,但是每場勝利都贏得並不輕鬆。有這樣高水平的良性競爭,男子3米板應該到巴黎週期,會讓人放心。

新星湧現 女臺實力得以補充

女子10米臺因為有上海13歲小將陳芋汐的出現,變得不再平淡。

跳水全錦賽高分成績“嚇死人” 女臺素人橫空出世 後備力量現隱憂

個子最矮的陳芋汐擊敗了所有冠軍

儘管她目前的難度,與女子跳臺難度係數的國際標配還有0.4的差距,但是憑藉這套低難度動作,跳出421.10的高分,不得不令人驚歎。

2016年,她被時任上海隊領隊,也是中國第一個世界冠軍史美琴相中,直接跳過體校,選拔到專業隊,送到了冠軍教練餘曉玲的手下。餘曉玲曾經親自把王峰送上奧運冠軍的領獎臺,有著豐富的經驗。在上海隊進行了一年的基礎訓練,從2017年全運會後,開始對她精雕細琢。

跳水全錦賽高分成績“嚇死人” 女臺素人橫空出世 後備力量現隱憂

比賽中的陳芋汐眼裡自帶殺氣

而聰明的陳芋汐也可謂日新月異。2個月前,深圳的全國青年錦標賽,她還完全不是這個水平,甚至當時沒有給多少人留下印象。

僅僅過了60多天,她在預賽、半決賽和決賽三場比賽中,驚豔發揮,兩次位列第一,決賽更是跳出了世界頂級水平。10月中旬國家隊將會重新集結,她有理由佔據一席之地。

2020年東京奧運會,女子跳臺也許將成為奪金不確定因素最大的項目。面對朝鮮、馬來西亞等亞洲強隊的夾擊,女子跳臺的兩個項目形勢撲朔迷離。而像陳芋汐這樣的年齡,在一年半之後,還沒有達到發育高峰,卻又有時間進行大賽的積累與鍛鍊。

應該說,此時她的出現剛剛好。

跳水全錦賽高分成績“嚇死人” 女臺素人橫空出世 後備力量現隱憂

也許陳芋汐的出現 可以幫助中國女臺多一些保險

隊伍萎縮 整體後備力量不容樂觀

本次全國錦標賽,包括國手在內,共有209人報名。也就是說,作為國家隊的人才庫,地方隊選手僅僅有180餘人參賽。這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老將,是為完成2021年的全運會任務,在堅持訓練和比賽,很難有進一步的發展。因此,能夠真正接受國家隊觀察與選拔的選手非常有限。

由於本次比賽規定,不能跨省進行雙人配對參賽,因此大多數國手放棄了雙人爭奪。原本這給地方隊更多展現的空間。然而現實卻是,比賽的人數急劇下降。男子10米臺雙人僅有來自7支隊伍的14對選手參與角逐,一個半小時不到,便結束了比賽。要知道,大約在4、5年以前,雙人比賽的時間經常會持續4個小時左右。與之相比,現在的參賽人數正在呈現萎縮的態勢。

跳水全錦賽高分成績“嚇死人” 女臺素人橫空出世 後備力量現隱憂

成績擺在那裡 還是自己看吧

而四個雙人項目的成績更是與高水平相去甚遠。曾經有人看過全國比賽後,便打趣說:即使讓地方隊選手組隊去參加世界大賽,恐怕也會奪下大部分冠軍。可是,以本次比賽四個雙人項目的奪冠成績來進行衡量,放在目前,這種說法也只能是個玩笑而已。

以目前中國跳水的後備力量來看,恐怕從巴黎週期開始,有些項目應該就會有捉襟見肘的狼狽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