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傳統武術結緣 路寶鋒

:本文作者路寶峰,現在嵐山區交通局工作。去年開始來學拳到現在一年多的時間中,一直堅持鍛鍊,肯吃苦能忍耐,逐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雖然他是文人,但有著俠客的風骨。希望他能早日把祖師爺的真東西練上身繼承下去。— 孔天璞

每個男人心底或多或少都隱藏著一個武俠夢。

或許緣分使然,現在終於有機會一窺傳統武術門徑。

自小長於日照尹家河鄉的小會稽山(傳說越王勾踐奔襲強齊途中駐足於此,山勢酷似會稽山,俗稱小會稽山)下一山村,自己本家一素未謀面的二爺爺是遠近聞名的武道士,至今“江湖”尚有他的傳說—自疊於一起的七張八仙桌上躍下毫髮無傷,端一簸箕黃豆一個後空翻只粒不落,手持一根細細臘條擊退盜羊賊數人……

正是自小身處這樣的薰陶之下,心中一直湧動著一個武俠夢。小學三年級開始讀武俠小說,至今這個愛好尚未斷了,金庸、古龍好多經典讀過十幾二十幾遍。

後來,接觸了徐克、李連杰版的《黃飛鴻》系列電影,還有《太極張三丰》,對於李連杰的表演驚為天人,這功夫太帥了,什麼時候自己也練這樣的功夫就好了。受他的影響,覺得中國功夫裡邊太極拳是最牛的,其他的一概看不入眼,別說當時還沒聽說過除太極外的,形意、八卦這兩大內家拳。

後來讀了夢入神機的網絡小說《龍蛇演義》,又在書店買到了一本《逝去的武林》,瞭解到清末、民國時期武林的許多形意拳宗師,以及偌多膾炙人口的武林逸事,方明白中國的傳統武術,不是以前所認知的那麼一回事。看來,我與大多數人一樣,受現代的競技表演武術的毒害已深。

我與傳統武術結緣 路寶鋒第七收徒時合影,右一為路寶峰。

直接促成我練拳的是2015年正月的一天,在單位弓著腰坐在電腦前,久坐導致的辦公室綜合症腰痛又犯了——平時洗個頭都得直起腰來活動兩三次。突然想到,自己才三十多歲,人生至此不能就這麼廢了,得試著改變自己,於是下定決心要到內家拳法研究會所在銀河公園拳場練拳(此前已加入研究會QQ群兩三個月)。

其實,早在大約零八年就在網上接觸過日照內家拳法研究會。看了研究會的博客,好像有一期內容是會長收徒儀式,模糊記得會長當時面孔黝黑,還一臉年輕(後來得知因常年鍛鍊所以面相顯的年輕很多),與我心目中的所謂武術大師顯然不同。再者潛意識裡覺得大師一般四五十歲才應該收徒吧,加上對形意、八卦不怎麼了解,就沒再繼續關注下去。

3月15日,每年一次的打假日,我來到銀河公園拳場。接待我的是後來成為我師兄的劉兆麟、張鵬,劉師兄教了我形意拳的樁功—三體式。大約站了十多分鐘,就覺得渾身不得勁,右腿直抖,肩膀和小腿異常痠痛。然而看著他們一站就是半小時,心想這得多大毅力才能堅持下來。

後來會長孔維濤先生來到拳場。由於看過照片,一眼就能認出。年近四十的他本人氣質沉穩,行走間步伐堅定有力,身形明顯異於常人的慵懶,或許這就是傳說中的宗師氣度吧。

會長與我聊了一些傳統武術,是我明白了印象中的武術,多是偏重表演的“競技武術”,是建國後新編的。真正的中國武術,是在民間代代傳承的傳統武術,有著非常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強大的實戰能力。又糾正了我三體式的一些錯誤,跟著練了一上午。由此,我的練拳生涯開始了。

我與傳統武術結緣 路寶鋒

習拳過程是簡單枯燥的,特別是形意拳這樣招式簡單的拳種,又要每次站半小時的三體式——好多人因此望而生畏。有時站三體式的時候也在想,我這是在幹什麼,這麼累這麼酸,不如坐下來喝個茶玩會手機。但站完樁真正細細體會一下又回味無窮,這種大累大松之間的轉換,正如人生一樣——下坡路好走越走越難,上坡路難走越走越易。堅持三體式的鍛鍊,能鍛鍊五臟六腑,促進陽氣生髮,獲得真正的內壯,達到強身祛病的效果。

每一次正確的選擇,只要你堅持了,它就會給你意想不到的回報。在站樁半年左右以後,腰痛逐步緩解到現在不再疼痛。功夫雖然沒長進多少,但解決了身體的困擾。擁有健康的體魄和做事的韌勁,這就是我習拳最大的收穫。

習拳一年左右,今年正月十二,有幸與李廣、王代鎮兩位師兄一同拜入孔維濤先生門下。那一刻,從來沒有這樣接近,冥冥中忽然與張佔魁等祖師有了一脈相承的感覺。我想,或許這就是門派傳承的力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