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裝電視劇中常見的「罪加一等」,到底是什麼意思?

大家看古裝電視劇,經常看到“罪加一等”的說法,那麼罪加一等到底是指加多少呢?

不同朝代的刑罰不太一樣,我就以《大清律例》給大家說明一下什麼是“罪加一等”。

古裝電視劇中常見的“罪加一等”,到底是什麼意思?


《大清律例》開篇便說明共有五種刑罰,分別是:笞刑、杖刑、徒刑、流刑、死刑,沒種刑罰又有不同的等級。

笞刑就是用小竹板打,有五個等級:十板、二十板、三十板、四十板和五十板。

當然這些都是要打折的,具體是打四折然後減去零頭。比如十板打折後是四板,二十板實際是五板(二十的四折是八,但是那三下是零頭被減去),三十是十板,四十是十五板,五十是二十板。

杖刑是用大竹板打,也有五個等級: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當然也要打四折,分別是二十、二十五、三十、三十五、四十。

古裝電視劇中常見的“罪加一等”,到底是什麼意思?


徒刑就是坐牢加打板子,也有五個等級:坐一年牢外加杖六十、一年半杖七十、二年杖八十、二年半杖九十、三年杖一百。

流刑就是流放,共三個等級:流放二千里加杖一百、二千五百里杖一百、三千里杖一百。

死刑有兩個等級,分別為絞刑和斬刑。絞刑能留個全屍,斬刑腦袋搬家,所以比絞刑重。

古裝電視劇中常見的“罪加一等”,到底是什麼意思?


當然絞刑和斬刑還有監候和立決的區別,監候就是不立即執行,先收押,等到秋天司法部門再次審理,如果認為確實該死,上報皇帝,如果皇帝也認為該死,就把名字勾掉,執行死刑,這被稱為秋決。但是一般判了監候就死不了了。而立決則是罪大惡極,立即執行死刑。

其實在斬刑之上還有凌遲,這是最慘烈的一種死刑。

古裝電視劇中常見的“罪加一等”,到底是什麼意思?


清代一共五種刑法,分二十個等級,可以根據犯罪的基本事實以及具體情節嚴重程度增減等級,如果增一個等級就叫“罪加一等”,當然還有增二等、減一等、減二等等等。

如本來該杖六十,罪加一等就是杖七十。本來該杖一百,罪加一等就是坐一年牢再杖六十。

另外《大清律例》中還規定了一些有人情味的例外:

首先,刑罰加等不能加到死刑。也就是說如果犯人犯的不是死罪,不論加幾等,加到流三千里杖一百就到頭了,因為死刑與前面四種刑罰有質的區別。當然如果條例中明確說了可以加到死刑的例外,那樣可以加到絞刑,但不能加到斬刑。

其次,減罪時流刑、死刑各視為一等。如果犯人被判了斬刑,罪減一等本應是絞刑,但是要直接減成流放三千里杖一百。如果被判了流放三千里杖一百,罪減一等是坐三年牢杖一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