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無用論」流行的時代,社保還是不是「未雨綢繆」?

每一個人,在生命中的不同的階段,往往需要不同的保障。可有些人認為不需要太多保險,因為自己有社保,單位和自己每個月都要交納一定數額的錢到社保賬戶,不就是為了解決看病和養老的問題嗎?

“社保無用論”流行的時代,社保還是不是“未雨綢繆”?


可是,你的社保真的夠用嗎?

社會保險,簡稱“社保”,包括社會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一般由單位交納20%左右,個人交8%,每個月扣款繳納。

社保中的“社會醫療保險”,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種體系是一種較低水平的基礎保障。

社保醫療的報銷有“下有門檻,上有封頂”的限制。就是說,醫保只對起付標準以上、最高限額以下且符合報銷範圍的費用按比例支付。

其次是對報銷範圍的限制。絕大多數的新藥、進口藥、昂貴藥物以及部分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都不在社會醫療保險所保障的範圍之內。除此之外,在疾病期間發生的部分經常性費用,如營養費、護工費等同樣無法計入。

在沒有親身經歷或者旁邊人有過重大疾病的降臨之前,你可能對醫療費用沒有感性的認知。

肺癌的報銷比例

我們以近年來持續高發的惡性腫瘤為例:我國惡性腫瘤治療費用一般需要15萬~50萬元。在部分腫瘤專科醫院,自費藥的比例甚至高達90%。

“社保無用論”流行的時代,社保還是不是“未雨綢繆”?


2015年,官方發佈過一個統計報告,列舉了發生頻率最高的8種重大疾病的治療費用。其中,發病率最高的肺癌,合計平均需要治療費用50萬元。

比如說,在深圳,按規定,身患重疾的參保人使用《深圳市重特大疾病補充醫療保險藥品目錄》和社保用藥內藥品所發生的費用,報銷比例70%。但是,總報銷金額限制在15萬元。

對於肺癌治療,社保可以報銷的有:胸腔電腦掃描、胸腔鏡肺葉切除術、胸部及腹部磁力掃描、化療項目、治療前和治療後門診項目。

另外,社保目錄內的藥品僅佔總藥品的1.4%。但是,社保目錄外用藥,例如核心的伽馬刀、靶向治療等項目都被排除在報銷範圍外。而這些費用高昂、不予報銷的項目,才是治療過程的關鍵。

那除去醫保可報銷的那部分,用於肺癌治療的35萬缺口,要從何而來,一次生病會對你造成的經濟影響,怎麼去抵禦?

這個時候你就應該想一下,是社保報的太少,還是你根本沒準備好。但是真的生病了,就沒有時間來準備了。

所以,大病費用的保障缺口普遍較大,僅僅依靠社保難以維持治療。

即便在治療完成之後,患者的調養以及長期護理支出仍會給不少家庭造成較為沉重的經濟負擔。

社保中的養老保險的部分

花旗銀行做過一個養老調查報告,61%的受訪者將社保的養老金作為退休後的主要收入來源。

那社保裡的養老金到底能拿多少錢呢?是否足以保證你在退休後的生活品質呢?

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最主要的手段就是,給付養老金。

“社保無用論”流行的時代,社保還是不是“未雨綢繆”?


養老金主要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基礎養老金,是社會統籌的部分,由你的單位按一定比例繳納以及政府補貼組成;個人賬戶部分,是你個人按社保基數的8%繳納構成。其中又分為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兩大類人群。

但是,很多人是不清楚繳納滿15年這樣的硬性規定,當然你也選擇補足繳納。如果沒有補繳或者延長繳費,或者補繳之後仍然不滿15年,可以申請轉入戶籍所在地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不過,這隻能是退而求其次的方法,因為城鄉居民的養老保險實際上是打了折扣的。就全國最低標準來說,居民養老保險中的基本養老金是70元每個月。

一聽到最低標準70元每個月,你是不是嚇了一跳?不要緊張。各大城市情況不盡相同。那你最終可以拿到手的養老金和什麼有關?和你在工作期間的工資基數以及養老賬戶的保值增值能力有關。

那麼,很顯然,擺在80後、90後面前的問題就非常棘手。等到這兩代退休了,能夠領取的養老金即使說不上杯水車薪,也談不上體面。


以上資料由“我的社保”APP整理,大家如果有什麼想知道的也歡迎給小編留言喔!這一款APP可以很方便各位自己購買,尤其是那些自由職業者,待業人員,遇到公司不幫買的尤其有用。可以在各大應用商場搜索“我的社保”。暫時不需要自己買的親們,也可查一下所在地的最低繳費額哦。

“社保無用論”流行的時代,社保還是不是“未雨綢繆”?

“社保無用論”流行的時代,社保還是不是“未雨綢繆”?

“社保無用論”流行的時代,社保還是不是“未雨綢繆”?

“社保無用論”流行的時代,社保還是不是“未雨綢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