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記憶中過年的樣子

這才是記憶中過年的樣子

在中國,只有過了農曆新年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過年。因此,春節是中國人心中最重要的節日,她意味著團聚,意味著開始,意味著最美好的嚮往。每當臨近過年,我們都能看到風雪裡徹夜排隊的遊子、擁擠的候車大廳和塞滿旅客的列車。從第一次離家求學,到為了事業離家打拼,再到遠離家鄉成家立業,從一個人,到兩個人,再到三個人,我們年復一年地經歷著回家之路的辛酸,卻沒有一次想要放棄,因為,那站臺上相逢的笑容才是記憶中過年的樣子。

這才是記憶中過年的樣子

曾經大街小巷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年貨,人們都在為了過年奮力準備著。孩子們期盼著,因為過年可以吃到可口的美食,可以暫時放下繁重的功課,愉快的玩上幾天。家裡的長輩卻不得偷閒,為了這個隆重的節日,各自忙碌,或許,這樂於折騰的狀態才是記憶中過年的樣子。

這才是記憶中過年的樣子

貼福字,貼對聯,每家每戶都貼出了自己的新年願望。房屋不夠華麗,擁擠卻格外溫馨。掛上燈籠,剪出窗花,牆壁雖斑駁,卻窗明几淨,舊貌總能透出新顏的味道。屋內滿桌的糖果糕點,屋外你來我往的道賀新年,鞭炮聲夾雜著幾代人相聚一堂的歡聲笑語,我想,這熱衷於傳統的年代才是記憶中過年的樣子。

這才是記憶中過年的樣子

只是,這熱衷於傳統的年代已漸漸遠去。有人說,不是年味淡了,只是變了,我們仍然期盼著過年,我們仍然在臨近過年的時候歸心似箭,我們熱心於過年的那顆心並沒有淡,但是,我更希望歸來時還是記憶裡的那個“年”。

這才是記憶中過年的樣子

行藝文創聯合書緣眾籌共同出品的過年禮包《福氣到了》,將帶你重溫年味,過個有文化的中國年。

這才是記憶中過年的樣子

《福氣到了》以中國傳統春節習俗為依據,圍繞“福”元素策劃設計而成,包含了春聯(一副)、福字(三張)、福字紅包(五個)、福字賀年卡(五張)、蝠紋筆記本(一本)、福氣貼紙(四張)等相關年禮。

這才是記憶中過年的樣子

春聯作為春節文化的最突出“標誌”,也是《福氣到了》的最大亮點。“五雲迎曉日,萬福集新春”五言聯集王羲之書法繪製而成,配以祥雲圖案,為你開啟“五福臨門”的一年。

這才是記憶中過年的樣子

這才是記憶中過年的樣子

“福”作為中國特有的文化,滲透於整個民族的血液裡,而“福氣”更是人們對人生最美好的追求。《福氣到了》正是把這一文化與傳統年禮相結合,將“福”貫穿在產品的每個細節中,無論是文字還是配圖,都力求忠於傳統。

這才是記憶中過年的樣子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蝠”因與“福”同音,通常用“蝙蝠”寓意幸福、吉祥。《福氣到了》也將這一元素延用在產品的裝幀設計上,選取了五隻古代“蝙蝠”造型作為裝飾圖案以表吉祥如意之意。

這才是記憶中過年的樣子

這才是記憶中過年的樣子

三“福”齊祝賀。從王羲之到顏真卿,再到趙孟頫,每一個“福”字都代表著那個朝代的高度,將吉祥之意送入千家萬戶。

這才是記憶中過年的樣子

壓歲錢寓意保平安,屬於一種傳統民俗。因此,我們採用相對傳統的裝幀形式製作了紅包袋。同時又推陳出新,不拘泥於選取傳統的大紅紙,而是選擇包含紅色在內的多種顏色,增添一絲新鮮的年味。

這才是記憶中過年的樣子

你是否已經忘了有多久沒有給親人朋友寫過信了?這一古老的方式正慢慢淡出我們的生活,然而,一封家書,幾句透著墨香的問候遠比一條短信更具溫情。用這一紙裝滿“福氣”的賀年卡,對父母、愛人、朋友說幾句可能平時說不出口的情話,給自己和關心的人開啟一個溫馨的年。

這才是記憶中過年的樣子

這才是記憶中過年的樣子

除此之外,《福氣到了》還製作了精美的小貼紙和筆記本,你可以把小貼紙貼在家裡的櫃子、窗子或是任何你想貼的地方,讓年味從每個角落散發出來。你還可以用《福氣到了》筆記本記錄下這一年的點點滴滴,有歡笑,有淚水,有得意,當然也會有失落,但不管怎樣,待到明年再回首,這一年,一定是耐人尋味的一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