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應知應會測試題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應知應會測試題

1、“兩不愁、三保障”是什麼?

答:不愁吃,不愁穿。保障義務教育,保障基本醫療,保障安全住房。

2、“三率一度”是什麼?

答:錯評率、漏評率、錯退率、群眾滿意度。

3、扶貧開發“四問”是指?

答: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

4、五步工作法指的是?

答:政策設計、工作部署、幹部培訓、督促檢查、追責問責。

5、脫貧攻堅“五個一批”指?

答: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

6、“33668”扶貧攻堅行動計劃指的是?

答:“33”是從2015年到2017年,用3年時間減少300萬貧困人口;“66”是深入實施精準扶貧“六個到村到戶”,完成“小康建設六個行動計劃”;“8”是到2020年,實現貧困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00元以上。

7、精準扶貧“五看法”是哪五看?

答:一看房;二看糧;三看勞動力強不強;四看家中有沒有讀書郎;五看有沒有病人躺在床。

8、脫貧攻堅“十個精準”是什麼?

答:對象識別要精準、措施到戶要精準、項目安排要精準、資金管理要精準、退出機制要精準、幹部選派要精準、考核評價要精準、督促檢查要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

9、脫貧攻堅“四場硬仗”是指?

答:產業扶貧、農村公路“組組通”、易地扶貧搬遷、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

10、九個“到村到戶到人”是什麼?

答:基礎設施到村到戶到人、公共服務到村到戶到人、“三保障”到村到戶到人、產業就業扶持到村到戶到人、幹部幫扶到村到戶到人、宣傳發動到村到戶到人、教育培訓到村到戶到人、農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戶到人、扶貧移民搬遷到村到戶到人。

11、2014—2018年識別貧困戶的定量標準分別是?

答:2014年2800元,2015年2855元,2016年2952元,2017年3335元,2018年3535元,2019年3747元,2020年3972元。

12、識別貧困戶的定性標準指的是?

答:吃不飽、穿不暖,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安全住房無保障。

13、輔助識別貧困戶標準指?

答:按照“五看法”,即:一看戶、二看糧、三看勞動力強不強、四看家中有沒有讀書郎、五看有沒有病人躺在床。

14、貧困戶識別程序有哪些?

答農戶申請→村級申請併入戶調查→村民代表大會評議並公示(糾錯)→鄉鎮審核並公示(糾錯)→縣級審核並公示(糾錯)後批覆→簽字確認→錄入系統。

15、不納入貧困戶識別人員有哪些?

答:一是在城鎮購買商品房;二是家庭擁有小轎車及其他大型農用車;三是有工商營業執照;四是家庭成員中有財政供養人員;五是長期外出1年以上;六是未盡贍養義務;七是政府集中供養人員;八是其他明顯不符合情形。

14、貧困戶退出程序有哪些?

答:村民小組提名→村支“兩委”和駐村工作隊核實→擬退出貧困戶認可→在村內公示無異議後公告退出→報鄉鎮人民政府核准→簽字確認→在“貴州省扶貧雲建檔立卡系統”中標識銷號。

15、產業發展申報程序:

省計劃➝縣指南➝鎮申報(貧困戶申請➝村開會➝公示➝申報➝鎮開會討論➝公示➝鎮向縣申報)➝縣初選項目➝縣小組立項➝鎮編報方案➝縣審查、批覆

16、貴州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孫志剛提出的,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的產業革命“八要素”指?

答:產業選擇、培訓農民、技術服務、資金籌措、組織方式、產銷對接、利益聯結、基層黨建。

17、脫貧攻堅“三真、三因、三定”指的是?

答:真情實意、真金白銀、真抓實幹。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因戶施策。定點包乾、定責問效、定期脫貧。

18、脫貧攻堅“三場革命”是?

答:觀念革命、產業革命、作風革命。

19、貴州省《2018年脫貧攻堅夏秋攻勢行動令》要求,村集體收益的 70% 分給貧困戶。

20、“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指?

答:指的是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有機結合、互為支撐“三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

21、在開展脫貧攻堅中,各級各部門健全措施,狠抓落實,積極組織開展了“四個好”宣傳活動,為決戰脫貧攻堅和決勝同步小康營造良好的氛圍。請問“四個好”指的是哪四個好?

答:黨的政策好、人居環境好、社會風氣好、幹群關係好。

22、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的工作職責是“一宣六幫”,具體內容是?

答: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幫助建強基層組織、幫助抓好產業發展、幫助落實好扶貧政策、幫助抓好勞動力就業、幫助創新基層治理。

23、醫療扶助“四重保障”指的是?

答:確保醫療保障兜底政策覆蓋所有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實行慢病簽約管理服務,確保實際報銷比例90%以上,且年度自付費用縣級以下、市級、省級分別不超1000元、3000元、5000元;實施大病專項救治,對全省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等13種大病患者100%報銷醫療費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