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晉旅遊:山西太原的地標建築雙塔寺,千年古城雙塔耀龍城!

三晉旅遊:山西太原的地標建築雙塔寺,千年古城雙塔耀龍城!

太原市的地標建築雙塔

雙塔是太原市標誌性建築

三晉名剎(永祚寺)雙塔寺,位於太原市迎澤區雙塔南路的東南角的山坡上,距離市中心四公里郝莊村南端。這裡綠樹紅牆,寶塔梵殿,龕閣玲瓏,碑褐璣比,花卉飄香,松柏蒼翠,肅穆莊嚴且古色古香。

雙塔寺的建築格局一反我國古代千百年來傳統建築坐北朝南之一慣作法,因地制宜建造,居高臨下而坐南朝北。可謂背擁太行山之群峰,面腑汾河一脈,身臨其境,憑藉著古老的塔身可廣瞰古城晉陽城全貌以及晉中盆地的沃野千疇。

雙塔寺院內的雙塔的塔身高均在55米左右,兩塔之間距離46米左右,它是一個標誌性建築物,它見證了晉陽古城或者說太原市416年的歷史變遷。

三晉旅遊:山西太原的地標建築雙塔寺,千年古城雙塔耀龍城!

遙相呼應的佛儒雙塔

文峰塔儒商的歷史

一、東塔名為文峰塔高54.76米,建於公元1602年,主持修建東塔的人是明代紳士傅霖先生。東塔修建之初屬於風水塔,目的在於扭轉趙宋王朝對於晉陽古城毀滅以後太原人才匱乏,文氣不旺,地氣更不旺之被動局面!期盼新人輩出,氣象更新的美好心願。(明朝一代晉陽地區沒有產生過一個狀元)建塔的費用全部來自於民間捐款,傅霖先生是傾其所有,並且是組織設計和施工。根據風水之理念,古人認為晉陽城(或者叫晉王府)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為了補缺則選擇古城東南方向四公里處郝莊村建造一座古塔,名為文峰塔。並且修建了一座寺廟為永明寺。

傅霖經過精心設計,精心施工,風餐露宿,夜以繼日。塔是建起來了但是傅老先生也故去了。(公元1603年)傅老先生去世五年(公元1608年)後他的孫子傅山先生誕生了。傅山先生是明末思想家、醫學家(專功婦科)、書法家、畫家以及營養學家。傅山先生也是反清復明的義士,可以這麼說傅霖老先生的遺願將得以實現!晉陽大地真要出現大人物啦!如清代時期的陳廷敬,民國時期的閻錫山等等,關鍵是讓人們看到了希望。

三晉旅遊:山西太原的地標建築雙塔寺,千年古城雙塔耀龍城!

光暈下的西塔美景

擁有大師佛緣的西塔

二、西塔,東塔修建九年之後(公元1621年)五臺山著名的高僧福登大師,應明朝晉王朱敏淳之邀,來到太原城擴建永明寺。福登大師是五臺山顯通寺的設計和建造者,他來到郝莊村就發現東塔已經向西北方向傾斜,很有可能倒塌。為了繼續維持當地的風水,他建議在此地再立一座西塔,晉王朱敏淳非常高興地接受了福登大師的建議,遂決定在東塔西北方向46米處,再建一座佛塔(又名宣文佛塔)西塔修建的費用主要是朱敏淳的母親李太后所出,李太后即號慈聖宣文太后,所以西塔建成以後直接命名為宣文塔,由於該塔身裡保存有佛舍利,所以又稱宣文佛塔。塔高54.78米,尤其值得我們關注的是西塔全部為磚砌塔,不用一根木頭。這就與應縣木塔無形之中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應縣木塔是全木結構,建造時不用一顆釘子。而我們現在看到的雙塔之一西塔(宣文佛塔)確是以磚而砌,不用一根木頭。這在世界建築史上也估計不會找出第二座吧?

三晉旅遊:山西太原的地標建築雙塔寺,千年古城雙塔耀龍城!

晉王趙光義謀權篡位

得晉王者得天下

晉陽八景之一——雙塔凌霄。最初建塔的目的是為了呼喚人才、凝聚人氣,祈福老百姓安康,期盼明代江山永固,並且發洩對趙宋王朝毀滅晉陽古城的憤慨!趙光義下令毀掉晉陽古城(龍城),實際上是“自毀長城”!為以後北方少數民族侵略中原毀掉了一個天然屏障!(隋朝唐朝都興起於晉陽古城)遼金入侵中原的根本原因有兩個:一是石敬塘割讓燕雲十六州“認賊作父”。二是趙光義毀滅晉陽古城。

太原雙塔建成後的公元1622年,晉陽大地上就產生了一位“榜眼”——傅山,從此以後晉陽大地的人氣逐漸恢復。

三晉旅遊:山西太原的地標建築雙塔寺,千年古城雙塔耀龍城!

雙塔寺中的道家傳說

雙塔寺隱含著山西道、儒、佛三教合一的文化包容精神

這一天,太上老君閒得無聊,他想到人間去溜溜,看看凡塵人民的美好生活,他得感覺一下老百姓常說的天壤之別是不是真的?遂決定下去親眼看看,突發奇想一落腳到了晉陽古城,晉陽大地地處汾河平原可以說物寶天華,人傑地靈!經過幾千年的建設,已經成為中華大地上有名的“錦繡太原城”。太上老君先看了看北邊的竇大夫祠,但見荷花映日鮮、古祠林木幽,參天的古樹令人心曠神怡。可他溜到東邊一看是荒涼的山丘,稀少的人煙,淒涼無比。這時太上老君突然想起他在城中轉游時那“文瀛湖”,那湖上一架飛橋,橋的兩邊自然形成兩片湖水,猶如兩面天然的巨鏡,又多麼象一盤揭開蓋子的硯臺呀!我若把我的兩支毛筆來此相配,豈不妙哉!他老人家說到做到,即刻騰雲駕霧返回天廷直接拿出兩隻毛筆,照直往晉陽大地投去,兩隻毛筆在晉陽上空飄呀飄呀!不偏不倚正好插在東山腳下一塊空地。穩穩地聳立在晉陽古城的郝莊村。眼看著就變成了兩座聳入雲端的寶塔,為此城東一帶的氣象為之一新。城中的文瀛湖還經常倒映著東山腳下雙塔的倩影,並且好象兩支蘸滿墨汁的巨筆時刻準備揮豪書寫一番。

從此以後晉陽大地上增添了一道新的景緻——文筆雙塔。

三晉旅遊:山西太原的地標建築雙塔寺,千年古城雙塔耀龍城!

千年古剎

歷史上的雙塔寺叫做永祚寺

雙塔寺,大名叫做永祚寺,永祚出自《詩經》、《大雅.既醉》有云:“君子萬年,永錫祚胤。”永祚一詞,即是“永錫祚胤的縮寫。意義在於永遠流傳,萬世不竭!作為太原市的地標之一,永祚寺雙塔屹立,一塔凝視歷史,一天展望未來。預示著晉陽大地的美好前景!

太原市古稱晉陽,春秋時期趙國趙簡子(趙鞅)命其家臣董安於在此地建成晉陽古城,古城位於汾河之西,現在屬於太原市晉源區管轄。

公元1621年晉王朱敏淳聘請五臺山妙峰和尚(福登大師)來到晉陽一是修繕永明寺,二是修補文峰塔。又新建舍利塔(又稱宣文佛塔),並且擴建永祚寺及重新命名東塔為宣文塔,西塔為宣文佛塔。永明寺正式命名為永祚寺。因為心力憔悴,精力有限原計劃修建的天王殿、山門殿堂以及後院的門庭都未完成,福登大師就回到五臺山不久便“圓寂”!

永祚寺內的大雄寶殿創建於1608年,是一座無樑式建築,殿內沒有一根木頭,全部為磚砌。這在全國屬於“孤例”!內部空間是寬敞明亮,當心間和兩次間各開有門,共開三道門,其上有格子窗欞。寶殿外觀為仿木設計,簷柱上端用青磚雕刻垂蓮柱,形制古樸大方,頗為美觀。這種以磚雕藝術的仿木結構建築屬於明代中後期的磚雕工藝,使得大雄寶殿建築外觀與磚雕融為一體,整體看上去優雅大方。殿內供奉著“阿彌陀佛立式貼金銅佛像。是明代作品,全高3.85米,分上下兩截鑄造。其象貌莊嚴肅穆而慈眉善目,線條細膩流暢,是一尊彌足珍貴的佛像,而且是聲名遠揚呀!

永祚寺院內遍植來自於山東菏澤牡丹名種魏紫,成為了現在雙塔寺的一大亮點,每年秋季當永祚寺的牡丹開放之後是萬紫千紅,爭奇鬥豔。香客們既可以焚香祭奠佛祖,又可以欣賞牡丹豔麗芳菲,一舉兩得的好事情,人們是爭先恐後,捷足先登。目前太原市的雙塔是我國目前保存和遺留下來的最高的,最完美的古塔,它已成為中國古塔的“孤例”。其次雙塔寺已經成為太原市的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

懂山西美的人,一片黃土也是美景,不懂山西美的人,富麗堂皇的古建築也只是一堆朽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