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胜芳镇

胜芳镇是位于首都经济圈中的一个小有名气的古镇。古镇位于天津至保定"客专"铁路的第一站,离天津西站约20公里,十几分钟就到。小镇至天津、霸州、白洋淀、北京等地都有高速公路相通。我们是驾车从北京去的,约120公里行程还算方便,用大半天的时间看完了7个主要景点。胜芳所在的东淀,原为白洋淀的"兄弟淀",曾经是美丽富饶的水乡。流经东淀的大清河上游修水库以后,胜芳350平方公里的湖泊洼地逐渐干涸变成了湿地和良田。说其古老,是因为有着2400多年的历史。宋朝时定名为胜芳,取意"胜水河香、万古流芳"。在明清时期已成为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的重镇,并留下"南有苏杭、北有胜芳"的颜称。可能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今,这个仅有14万人口的小镇,已经拥有以金属玻璃制造和薄壁管生产为主的企业7000多家,从业人员7万人。8年前已进入*中国乡镇综合实力500强,并获得过中国乡镇之星、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小康示范镇、全国文明镇等殊荣,昔日东淀的明珠如今变成了耀眼的小镇。

更为可贵的是,富有远见的胜芳人在再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对现有的河流、湿地、水域进行了回复性建设和改造;重视对古城的保护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对镇内的街路、桥梁、以及张家大院、王家大院、大悲禅寺、戏楼、牌坊、文昌阁等古迹景点的修复不惜大手笔投入,仅重建大悲禅寺的投入达2亿元。如今旧城区的房屋、建筑物、牌坊,加上青石板铺设的街路,凸显明清时期的建筑特色,不用去博物馆参观,小镇的本身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博物馆。古往今来胜芳镇

街景

始建于元代、近代已荒废的大悲禅寺,由于政府的重视和企业家的资助于2008年得以修复重建。新建的大悲禅寺占地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拥有器宇轩昂、错落有致的大小殿堂23座,是河北省规模第二大的寺院。位于寺院北端的万佛楼高40余米,分三层,内有无数尊佛像,被称为万佛楼。古往今来胜芳镇

万佛楼

始建于明代的文昌阁,历朝历代都有修善。如今,高20.8米、正方形、三层、层层内敛的文昌阁显得造型优美、结构精巧、宏伟壮观、巍然屹立在中亭河河畔。文昌阁(或魁星楼)作为古代读书人祭拜魁星、以求榜上有名的地方现已辟为当地居民登高远望的场所。如今也有一些学生家长到这里为孩子请文昌塔,以求改善孩子的学习和提高学习成绩。

古往今来胜芳镇

文昌塔外景

胜芳八大家之一的王家大院,其建筑风格集欧洲、非洲、中国清代于一身,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经是一些革命先辈战斗和生活过多地方。

古往今来胜芳镇

王家大院

建于清代、属于胜芳"三宗包"之一的牌坊,是用四根柱子撑起的高6米、有飞檐的建筑。在没有斜戗支撑的情况下,上百年屹立不动。它像沈阳北市场牌坊、澳门大三巴牌坊一样让我们感受着建筑之谜。

古往今来胜芳镇

牌坊

胜芳戏楼实质是古代流传至今的一座露天戏台。戏台古朴典雅、建造精美。戏台的对面是观看台,两侧是边廊,中间是广场。

古往今来胜芳镇

戏台

胜芳音乐是一种历史悠久传统宗教音乐及世俗村调,于清末开始吸收高腔和昆曲。如今胜芳仍有多个音乐社团,除了参与当地丧事活动外,还要主办当地冰灯、元宵灯会、庙会等活动,但愿这一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机。

古往今来胜芳镇

湿地

水是胜芳的特色,承载着胜芳人的归属和期盼。经过筑堤围堰、航道整治、泊岸修建、绿化种植,83万平方米的湿地公园波涛荡漾、荷叶飘香,重现了胜芳昔日风貌。

胜芳人不惜投入巨资对古镇进行了修复和改造,至少在景点的管理和服务方面也还需要一定的支出,但是,在当前普遍反应旅游景点收费高情况下,胜芳的所有景点分文不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