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起跑線》想到《天才槍手》

看完印度今年的新片《起跑線》,我的內心難以平靜。在我看來,本片雖然質量並不算是特別高,但是在製作層面和故事格局上都達到了很高的水準,而這些都值得當下的中國電影學習。

電影的第一幕是中產階級在試圖融入上流社會時的見聞。在電影的開頭,年輕時的男主角還在父親的服裝店裡工作,他出身於底層,所以有著更多對於無產階級和世俗生活的感情;而女主角大概一出生就屬於中產階級,所以她在融入上流社會的時候也顯得更加主動、自如。在電影中,他們搬到富人住宅區的直接原因是為了讓女兒上最好的幼兒園,於是我們也得以跟著他們一窺印度存在的種種荒謬現象:儘管這個國家的大部分地方仍然處於貧困之中,但最好的幼兒園環境卻十分奢華;所有的小孩一出生就被放到了一個起跑線上,不得不全力衝刺,彷彿只要落後一步就只能永遠停留在更低的社會階級;而在一些家長眼中,孩子就像是自己製造出來的商品,自己要做的就是在上面貼上各種標籤,比如哪個名校畢業、精通幾門外語之類,標籤越多就說明孩子越優秀……

電影的第二幕,是印度底層生活的一幅速寫畫:衛生和交通條件差,工作待遇低,身邊的人素質低下。在這樣的情況下,生活變得十分艱難,連打水、買米這樣的小事都必須要重新學習。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印度的種姓制度的存在,使得他們的貧富分化和階級固化比起中國來更加嚴重,估計這也是為什麼他們看上去格外重視階級和教育吧。

如果光看本片的前兩幕,我覺得質量要比泰國今年的那部《天才槍手》要好。因為雖然《天才槍手》的視聽語言十分華麗,但故事內容稍顯薄弱;而《起跑線》的前兩幕不僅觀賞性高,還具有一定的內涵,已經超出了教育這個主題,觸及到了整個印度社會的層面。

可惜,本片到了最後幾乎完全垮掉了,比《天才槍手》那個突兀的結局要更失敗得多——男主角不僅像《天才槍手》的女主角那樣去舉報自己,而且在校長表示不追究這件事情之後仍然不肯放棄,並且莫名其妙地把窮人孩子的名額等同於他那個窮人朋友的孩子的名額;

隨後校長也非常不甘寂寞地進行自我揭發,然後還說出了“窮人的孩子讀貴族學校會被歧視”這樣無力的理由。然後校長突然又莫名其妙地說有個表演……

相信有很多觀眾看到這裡都是像我一樣,心裡疑惑“什麼表演?”

然後男主角去找之前那個很有正義感的老師,之後一個轉場就非常突兀地切到了那個表演。而且這還是一個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的聯合表演,有些觀眾可能都沒看明白這一點吧?

男主角在發表最後那場總結整部電影的演講之前,叫保安不要靠近,保安就忘記了校長的話,全都站在原地靜靜地看他裝逼……最後那個結尾有多主旋律我就不說了。

不過儘管如此,我仍然認為《起跑線》是一部不比《天才槍手》差的電影。因為《起跑線》要更有野心,雖然拍到最後失敗了,但也是有野心的失敗,比起《天才槍手》那種故事弱化、形式花哨的做法需要更多的勇氣。

本片女主角口中的那套“無論發生什麼,最後總是以女兒吸毒作為結束”的歪理,背後恐怕還隱藏著一種她自己、包括很多家長都深信不疑的邏輯:只要受到了足夠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就能夠變得足夠優秀,從而擁有一個美好的人生。但是如果他們沒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良好的道德觀,在遇到誘惑或是不平等的現象的時候,會不會像《天才槍手》的主角那樣信念崩潰?如果他們認為自己只要受到了好的教育就理應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在現實受挫的時候會不會缺乏基本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所有的人都把受教育作為換取美好未來的方式,那麼還有誰會發自內心地熱愛學習、探尋真理?

所以我一直覺得教育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因為我們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就決定著這個社會未來的模樣。《起跑線》和《天才槍手》中所描述的這些現象,在中國也很嚴重,但我們不能拍,讓印度和泰國拍了出來,而且在商業片的技術上還遠遠超過如今的國產片。

而對於《起跑線》的結尾,我設想的是這樣的:

男主角最後回到貧民區找到了他的窮人朋友,和他們一家人重新修復了關係,並且一直保持著聯繫。窮人一家帶給他們更多的生活樂趣,也讓他們明白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友情;作為回報,男主角為窮人一家人提供了工作,幫助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男主角和更多的人後來長期為了改善印度的教育不平等現象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