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球網「每日問答」第58期:將動作做完整及灌膠

乒乓網“每日問答”第58期:將動作做完整及灌膠

第五十八期

技術問答

乒乓網球友(飛過大雁塔)問答:和球友練球過程中如何把攻球動作做完整?

我是橫板反膠,和球友練球,球友總反應我的正手攻球弧線太過低平而且力量不大,使得打起來不夠連續。

我反觀自己動作,發現自己兩個問題:

其一是正手攻球若是揮到眼睛,則球弧線太高直接出臺(我個子比較高,同樣彎曲雙腿,也要高別人10公分),所以我的正手攻球往前揮得多,往上少。

其二是對方回球忽長忽短,正常站位時我離臺差不多40釐米,上步擊球時來不及做不到以腰帶手出球。

其三是發力擊球時動作變形較大(對方看到),所以上臺率也不高。

請教這三個問題如何解決,謝謝!

乒乓網“每日問答”第58期:將動作做完整及灌膠

乒乓網教練(陳立新):

您好!

關於第一個問題,理論上說揮拍在額頭,主要是針對拉球來說的,正手攻由於是近檯球,不要求動作大,小臂做動作借力為主,便於動作還原。正手攻只要體會到將球向左前方推出後順勢收拍即可。每個人的身高不同,重心高度不同,只要有合理的擊球動作,不違背擊球原理,就可以了。

第二個問題確實在很多業餘球友裡普遍存在,對練時給球的落點不夠準確,增加了本方的難度。在練球階段,最好能找個對練較好的球友,實在找不到,那就要做到以我為主,不要跟著對方的節奏和落點。自己的重心稍低,相對固定好自己的動作,轉腰的幅度要小,近檯球轉腰過多會來不及還原。球的落點短,本方就去多迎球,來球的落點偏長,就縮短迎球的距離,然後儘量送一點,把動作做完整。自己要掌握節奏,位置好就保持穩定的節奏,落點不好,自己要調整下,不用強迫自己始終保持一個節奏,這對自己今後的節奏把握也是一個鍛鍊。

第三個問題,還是那句話,近檯球借力為主,主動發力不要過多,只要保持好動作和板形,小臂帶大臂增加迎球的速度,在來球上升期借力打合力球,回球的力量和速度就會增加。借力打力是乒乓球的精髓之一,尤其是在日後的近臺擺速練習中要充分做到借力,減少發力幅度,才能夠提高正反手的轉換速度和動作還原的時間。

乒乓網“每日問答”第58期:將動作做完整及灌膠

乒乓網“每日問答”第58期:將動作做完整及灌膠

乒乓網“每日問答”第58期:將動作做完整及灌膠

器材問答

乒乓網球友(乒童)問答:

請教各位老師,狂飆8需要灌膠嗎?

乒乓網教練(陳立新)

您好,狂8採用了“新型緻密性海綿”+“高彈粒子滲透技術”,比傳統海綿增加15%彈性。所以,可灌可不灌。

個人看法,德套海綿是內能海綿,技術較為先進。紅雙喜的海綿據我所知還沒有所謂的純內能,最多是打底的NEO版海綿,所以灌膠的效果肯定是好於不灌膠的。但狂8的海綿彈性有所增加,是否灌膠還是看個人習慣,有的球友每打必灌,有的球友一週灌一次,還有的球友從來不灌,所以還是取決於個人習慣,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不灌膠的前提下,狂8海綿肯定比狂三有彈性。

乒乓網器材精英(戴金)

狂8不用灌膠,和德套不能相比軟硬的,德套是蛋糕海綿,狂8是高密度海綿。再說套膠的性能不是越軟越好的。

乒乓網專家(蔣明)

狂8就是為不灌膠設計的,但同時又保持了狂系的手感。

乒乓網器材精英(virmony)

可以不灌也挺好打,灌後威力增加,更好打!如果僅僅平時打球練習 建議不灌即可,夠用了,如果比賽可以稍微灌灌,增加些威力,不過賽前幾天最好都灌灌適應適應。

40度的狂飆8和39度的狂飆3硬度感差不多,可能還更軟些,厚度可以選2.20mm的這樣前衝的威力會加強些。怎麼說呢,總體狂飆8的威力是比不過狂飆3的,只不過更通透些 ,速度是明顯快了。可以狂飆3灌油吧,效果可以維持1個月,這樣不用天天灌應該還是可以接受的。

乒乓網器材精英(賈玉波)

狂飆8就是為了無機時代設計的,狂三的升級版,不用灌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