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誼兄弟16天市值損失47億,兩大股東「清倉」式質押,究竟爲何?

華誼兄弟16天市值損失47億,兩大股東“清倉”式質押,究竟為何?

華誼兄弟16天市值損失47億,兩大股東“清倉”式質押,究竟為何?

近日,崔永元的爆料成為了輿論的焦點,具體的我就不再這裡說了,我想大家可能比我知道的要更多。目前,《手機2》項目在拍攝中,一切手續都合法,看來這次的爆料沒有能夠將這部電影制止,反倒是在資本市場掀起了一場風浪。截至今日午盤,16天內華誼兄弟(300027)市值從239.9億元縮水至192.8億元,市值損失47.1億元。

曾經位居行業“C位”的華誼兄弟,如今被業內認為已在緩慢“掉隊”。目前,很多藝人都“自立門戶”,周迅、黃曉明、范冰冰、李冰冰等多名知名藝人此前就已離開了華誼。而華誼兄弟旗下較為出名的明星IP只有鄭凱、馮紹峰、杜淳等,馮小剛則是華誼兄弟的“底牌”。在馮小剛成為唯一“頂樑柱”的現狀下,華誼兄弟為了“綁定藝人”,2015年10月收購了僅成立了一天的浩瀚影視,11月又以10.5億元收購僅成立兩個月東陽美拉(股東馮小剛)。

目前,華誼正在佈局“去電影單一化”,收購遊戲公司,尋求多元發展。但從華誼兄弟2017年年報上看,影視娛樂的營收佔華誼整體營收比重85.5%,而2016年這項主營業務的佔比只有73.12%。互聯網娛樂在2016年時佔比達到19.30%,在2017年下滑至7.77%。品牌授權和實景娛樂,營收佔比也從7.33%下降到6.56%。這份年報反映出華誼在互聯網娛樂、實景娛樂等方面發展面臨的瓶頸。

值得注意的是6月6日華誼兄弟發佈的一份公告:股東忽然質押幾乎全部股權!

華誼第一大股東、董事長王中軍質押19.86%,其手裡股權已經不到3%;第三大股東、總經理王中磊質押1.43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5.15%,質押股票合計佔其持有量的近九成。

究竟為何要質押幾乎全部身家?這讓股民朋友們浮想聯翩:套現跑路?

華誼兄弟16天市值損失47億,兩大股東“清倉”式質押,究竟為何?

不過,就在剛剛,華誼兄弟已就此輿論出來回應:股權質押不是拋售股票,更不代表不看好華誼未來,也不會影響華誼兄弟的正常經營。並且,華誼兄弟還表示:“公司會對惡意傳謠者保留訴訟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