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體的主宰——驅動程序

知道嗎?並不是所有硬件接入計算機系統後都可以馬上使用的。舉例來說,如果你買了內存裝到內存插槽中,開機後計算機會自動識別並使用。但如果你買的是打印機或掃描儀等外圍設備,連機後並不一定能正常使用。當不能正常使用時,你就需要安裝相應硬件的驅動程序了。計算機在找到了相應設備的驅動程序後,才能指揮和控制這些外圍設備進行工作。

硬件的主宰——驅動程序

那麼,什麼是“驅動程序”呢?

嚴格地說,驅動程序是硬件的一部分,當你安裝新硬件時,驅動程序就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元件。凡是安裝一個原本不屬於你電腦中的硬件設備時,系統就會要求你安裝相應的驅動程序,將新的硬件與電腦系統連接起來。

硬件的主宰——驅動程序

驅動程序在系統中扮演的是溝通的角色,它把硬件的功能告訴電腦系統,同時也將系統的指令傳達給硬件,使它能有效地開始工作。

驅動程序本身又是一個軟件,是硬件廠商根據操作系統編寫的配置文件。驅動程序被安裝後就成為操作系統中的一小塊代碼,其中包含相關硬件設備的信息。有了這些信息,計算機才能與新的硬件設備進行通信。

硬件的主宰——驅動程序

應該提醒的是:在不同的系統平臺上,相同的硬件設備所需的驅動程序可能是不相同的。也就是說,驅動程序依操作系統的不同而不同。如果你需要外接別的硬件設備的話,還要安裝相應的驅動程序。

值得慶幸的是,現在許多操作系統廠商都預先在自己的系統軟件中集成了大量常用的硬件驅動程序,使你的硬件可以“即插即用”,但這還要看你的運氣,如果你安裝的硬件設備驅動程序沒被集成進去,你就不得不自己動手安裝了。

硬件的主宰——驅動程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