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版西遊記,也是一部大IP的創作,不過在那個時代還沒有這個概念,但如今,有太多的作品打著西遊IP的旗號,拍出西遊各種篇,孫悟空年年都在熒幕上出現八百回。相比之下,《封神演義》也算是國民大IP,但為什麼拍封神的電影不多呢?只有稍微讀過《封神演義》原著的人都清楚是怎麼回事。
很簡單,就是不好改編。
《封神演義》和《西遊記》,雖然都是古代的神魔小說,但他們差別其實非常大,從內容,體裁上都徹徹底底的不同。咱們比較一下名字就就知道怎麼回事了。
《封神演義》的另一個名字,叫做《商周列國全傳》,《西遊記》呢,叫做《西遊釋厄傳》,大家都能看出來,《封神演義》是一個對商周歷史的完整呈現,既然是全傳,那麼它涉及的東西肯定就會非常的多,不是講某一個人,某一件事情,而是對武王伐紂這段漫長曆史的梳理,並且呢,在其中加上了很多幻想化的元素,信息量很大,這就會讓很多想改編的人望而卻步,因為他不知道具體該改編哪一段故事。
是的,以電影的長度,根本無法講完整個商周朝代更替的故事,但是隻提取某一段故事,某一個人物的故事去改編,這就更難了,因為《封神演義》中的故事,都不是獨立的,他們每一個人,都和武王伐紂這件事情有關係,再加上《封神演義》的受眾本來就小,獨立改編,就會讓觀眾摸不著頭腦。
它不像《水滸傳》,可以單獨提取出武松打虎來拍個電影,因為武松不管上不上梁山,都不影響他打老虎。但是《封神演義》可就不行了,它很明確的對這段歷史劃分了幾個時間段,這裡面每個人物都與商周之間的大戰有關係,就比如說雷震子,你如果單獨只講雷震子的故事,其中必然要設計到雷震子救文王,這樣你的電影肯定也要提到武王伐紂,而且雷震子的一生一直延續到封神後期,所以導演根本無法忽略《封神演義》的全部故事。
再看《西遊記》,很明確的就說了,就是唐僧西遊取經的故事,事件比較集中,一個章回基本是一件事,師徒四人一直都在,一路上碰見妖魔鬼怪,結束一個國家的旅行,再去另外一個國家,通過在旅程中的磨難,逐步成長的經歷,很適合改成公路片。這九九八十一難,順序顛倒都是可以的,獨立改編比較輕鬆,不像《封神》必須涉及到商周歷史的完整呈現,從頭講到尾,人物那麼多,人、仙、妖,最後還封了神,有幾個國家、仙又分成兩派、妖還分成小組織、人又分成了四個諸侯國一個宗主國。這眾多人物中,還沒有一個固定的主角,不是武王,也不是姜子牙,也不是小哪吒,而是整個西岐的陣營。《西遊記》呢,就是孫悟空這幾個人,主角是誰一看就知道,很容易改編。
再說《西遊記》的故事家喻戶曉,小學生都知道這是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一路上打敗妖魔鬼怪的故事。但是你問《封神演義》,很多人可能就知道小哪吒,姜子牙,它的受眾還沒有被激活,再加上很多人對《封神演義》的認識錯誤,以為就是神仙打架,但《封神演義》的故事卻是整個蕩氣迴腸的商周易代史。
不過最近,倒是有人,要拍封神演義,還以為是哪個導演膽子這麼大,要啃這塊硬骨頭,一看居然是烏爾善,這讓人鬆了一口氣!他的《尋龍訣》我去電影院刷了好幾遍。本來還提心吊膽,覺得是哪個不開眼的想拍《封神》,糟蹋名著,但是看到烏爾善導演出手,心裡放鬆不少。
烏爾善導演最大的優勢,就是在商業片和藝術片中,找到平衡,這是國內導演,一個不可多得的品質,也是最適合改編封神演義的人選,這樣有了商業的特效保證,和烏爾善導演的實力保證,而且更重要的是,他要拍《封神三部曲》,它的龐大的故事體量,選擇了“三部連拍”這種經典的方式進行,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去保證這段歷史是完整的。
而且據烏爾善導演透露,他對封神演義充滿了情感,從小就喜歡這個故事,2001年就有了拍攝的想法,直到現在終於有機會付諸行動,這就像是有句老話說的:“十年磨一劍”,來完成這部神話史詩鉅制。
但不僅僅是烏爾善導演,《封神三部曲》也是目前華語電影上投資最大的項目,製作顧問巴里·奧斯本是影史經典三部曲《指環王》的製作人之一,有他帶來的好萊塢團隊,可以提供寶貴的電影製作經驗。還請來了《霸王別姬》的編劇蘆葦來做劇本顧問。
由此可見,野心挺大,俗話有云: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希望《封神三部曲》能夠激活這個大IP,塑造經典。
閱讀更多 娛樂風雲情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