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計劃後,再發2018版產業禁限目錄,北京迎來史上最大變局!

9月26日,北京發佈了2018版《北京市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這個目錄自從2014年發佈以來,已經歷經三版,北京逐漸進入減量發展模式。

但是2018年版的這個限禁目錄,意義非同一般:

第一,北京四套班子11月份即將開始東遷,首都疏解的最大“釘子戶”已經被轉移,疏解,城市副中心嗷嗷待哺。

第二,北京剛剛宣佈《城南最新三年發展計劃》,力爭用三年的時間,將城南地區打造成為“首都功能的承接區、高質量發展的試驗區、和諧宜居的示範區”。

一切準備就緒,組合拳出臺,2018年版限禁目錄隆重登場了!


【1】

東西城“禁住”,城區“禁商”

北京S6號線產業帶已經凸顯

2018年的北京限禁目錄中,最核心的,就是對中心城區實現了全面限禁:

第一,東西城禁住宅、酒店和寫字樓,中央政務區功能凸顯

東西層合併成就中央政務區的傳言已經很久,但是由於北京中樞沒有搬離,東西城利益沒有實現真正交割,中央政務區都只是停留在民間傳聞中。

此次2018年限禁目錄對東西城提出了高度限禁要求,住宅、酒店、寫字樓同時進入限禁名單,東西城作為中央政務區的功能進一步凸顯出來了。

此條禁限對導致東西城直接進入存量房市場,如果再加上東西城公房比例較高,可售二手房數量不足,禁住禁商,在一定程度上肯定會推動東西城房價上漲,預期看好。

唯一的風險是來自於鎖區(清理東西城空掛集體戶,禁止非工作地外區戶口流入,非東西城戶籍/社保不得購房,直接鎖定流動性,遏制爆炒學區房)。

從未來的發展趨勢看,北京四套班子已經確定東遷通州,東西城又開始密集的違建拆除,老城區保護的平房騰退,現在又開始禁住宅,酒店和寫字樓。

一句話,中央政務區已經呼之欲出!

第二,五環內禁酒店,寫字樓,禁止新的國有企業、行政事業單位遷入,城區進入大疏解模式。

此次限禁目錄對城區限制也提高了一個檔次,不僅禁商,同時還禁止國有單位、行政事業單位遷入,在東西城之後,城區也開始進入大疏解模式。

這就意味著多個地區的舊城改造,拆遷,可能都要黃了。甚至最近有傳聞,說四環內也要進行大規模騰退,舊城改造將不再回遷,直接去近郊區。

城區禁商,將會直接推動五環內的辦公、商住等物業的租金直接上漲。

而同時新的國有企業及行政單位,要想進入北京城區也已經不可能了,未來只有城市副中心、北京城南地區才可以入駐。

歷來北京寫字樓的大客戶主要有三類:第一,是金融企業。第二,是國有企業。第三是相關的事業單位。

此次禁限目錄針對性極強,直接將領頭羊企業拒之中心城區之外,未來北京的產業高地,就是S6號線沿線的“1+3”模式:城市副中心+房山、大興、亦莊。


城南計劃後,再發2018版產業禁限目錄,北京迎來史上最大變局!


未來三年,城南全面開啟暴走模式!以城市副中心為核心,全面帶動亦莊、大興、房山的產業發展,形成新的城市格局。

城區大疏解,產業東南飛!

【2】

四大產業全市限禁

大疏解或倒逼環京限購“解禁”

在2018年的限禁目錄中,北京對全市範圍內的四大產業實現全面限禁:生產製造業,批發零售業,倉儲運輸業及高等教育產業。


2018年,北京將再次疏解制造業企業500家,200家倉儲和物流中心,預計將會疏解大概5-7萬外來人口到環京地區。

根據河北省2017年下發的文件,整個環京地區未來要構建以“就業為目的的購房制度”。

比如像高碑店、白溝等地區,只要疏解過去的商戶,只要拿出相關營業執照證明,就可以不限購購買商品住宅,三年社保相當於變相“解禁”。

同時,預計北三縣和通州執行“三統一”政策之後,疏解到通州城市副中心的高校、醫院、行政單位等員工,由於在通州只有宿舍週轉房,因此只要出示相關工作證明,即可在北三縣不限購購置一套住房。

而通州的非政府相關機構的員工,北三縣購房政策需要和通州執行“政策統一”原則,必須要有三年通州社保或納稅,方可在北三縣購置住房。

從2019年到2030年的十年,通州城市副中心要疏解40萬人口,同時創造100萬就業崗位,將會對整個環京地區的房地產格局形成重大影響。

【3】

北京產業東南飛

創造了京津冀協同發展新格局

北京東南地區,既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腹地,同時也是京冀貼邊發展的核心新城。北京東南新城的發展,本質上就是要構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新格局。


城南計劃後,再發2018版產業禁限目錄,北京迎來史上最大變局!


城區疏解,城南暴走,本質上都是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的一部分:以城市副中心輻射帶動北三縣,亦莊的通武廊輻射拉動廊坊、武清;大興輻射固安;房山輻射涿州。

一個全新的京津冀協同發展格局,全面建立:交通聯通,人口外溢,產業協同,一個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已然成型。


綜上所述,北京2018年版的禁限目錄,是北京減量發展模式的根本體現和手段,本質上為了服從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整體規劃安排,這個是國家戰略。

民間有傳聞,說有人曾經面書高層,說如果再持續目前的“強疏解+大限制”模式,北京的發展就完了!這是一畝三分地的典型思維。

也有人說,目前北京的發展只不過是“騰籠換鳥”,把中低端的轉移出去,引入高尖端產業和人才。但是從2014年到2018年這個限禁目錄看,“騰籠換鳥”一說站不住腳。

因為北京的鳥早就已經在籠裡了,2008年奧運會之後,經過過去十年的低房價,娛樂明星,官商權貴,高級知識分子等早就已經遍佈京城,中國的鳥早就已經被北京一網打盡。

北京未來的發展就是“減量提質”,減的就是產業和人口,提的就是整體的生活環境和政治環境,未來的北京城區目標就是美國的華盛頓DC。

2018年,北京正在遭遇史上最大的變局!

【9月29日,微信群講座:北京城市變局和房價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