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浪解讀:區塊鏈行業的冰與火之歌


衝浪解讀:區塊鏈行業的冰與火之歌


李勐然丨B16講者

深圳通證控股董事長

區塊鏈投資人


在B16思想節上,李勐然從區塊鏈各個方面入手,對區塊鏈行業進行解析,分析三種通證及其未來的應用。

以下是演講正文:

我是在2016年進入區塊鏈行業的,從2016年到2017年,我們開發了SEC的社交電商供應鏈。結合供應鏈,我們對企業提供一定的區塊鏈開發和合規諮詢的服務。

衝浪解讀:區塊鏈行業的冰與火之歌


01

區塊鏈的幾個重要方面


在區塊鏈行業,首先跟大家分享通證經濟與傳統企業的結合。目前,根據我們的瞭解,很多傳統企業關於區塊鏈的結合非常生硬。從企業需求上看,其實通證經濟非常旺盛,但實際,真正的通證經濟本身的法律框架其實可能與全球的法律都有一定的衝突。

因為全球的法律體系屬於工業時代,通證經濟屬於信息社會。所以法律形態會有一定矛盾。如果想要穩妥發展,在區塊鏈行業佔到龍頭,比較容易接受變更的地區是最佳的選擇。

第二,供應鏈的技術和應用落地。在技術的創業時代。最瞭解這個行業,攫取最大利潤的人都是一些程序員。2018年開始,最大的變化將是公鏈上有一些應用可以落地,可以跟一些行業結合,也許能產生比比特幣市值還要大幾倍、幾十倍的公鏈。

但整個技術目前在探索的過程中。要設計一個好的通證經濟模型確實很難。公鏈技術有些類似操作系統,此外需要基於社會的共識,可能這是更現實的實現方式。

第三,傳統行業與新經濟的交融。傳統行業與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是同步的,整個傳統經濟和生產力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定程度,整個社會的生產存在過剩問題。區塊鏈對這種變革的需求非常大,通證經濟開始應用落地。包括經濟模型的研究。

衝浪解讀:區塊鏈行業的冰與火之歌


02

三種通證


眾所周知,通證分為三種:貨幣型通證、證券型通證、應用型通證。需要同時具有這三種通證相應的屬性,可能才能形成能落地應用的通證。純粹的應用型通證不一定值錢。邏輯上來說,如果是純粹的應用型通證,本身不會升值太多,甚至不值錢。因為作為技術應用,它沒有任何資產或者證券的屬性,只是算力的支付工具,那成本是可知的,升值空間應該是有限的。

證券型通證有可能會成為企業登陸股票交易所的過渡。因為通證有很多用途,可以作為股權的證明,也可以作為合作組織之間的證明。如果只是把股權換成通證上了交易所,大家也不看好它的成長,因為股市的增長是很有限的。但如果是真正的技術類,比如比特幣,成千上萬倍的增長都很正常。

衝浪解讀:區塊鏈行業的冰與火之歌


03

區塊鏈將在哪些行業落地


共享類的新經濟特別適合區塊鏈,包括社交電商,因為這些行業基於個人和個人之間的信任。雖然交易所和錢包的行業地位還會有很大的變化,但要想在金融行業再有新的落地可能比較難。溯源有點大材小用,但是很多剛入行的人特別喜歡講區塊鏈用來做溯源。

對於通證經濟模型的設計,我們的認知是不能與二級市場,或者所謂的市值管理這種行為掛鉤的,因為這樣的經濟模型也很難形成一個自組織的體系,通證經濟體不能不斷擴大。整個行業可能90%都存在這個問題。

通證經濟的經濟模型首先基於個體。因為複雜的自主系統要想發展起來,可能要涉及到複雜的自組織系統中個體之間的交互。個體之間的簡單行為最後就會產生複雜的結果。同時經濟模型需要考慮宏觀生產總值的設計,設定一定的貨幣總量,促進整個經濟體的活躍。

通證經濟面臨的另一個挑戰是符合人性與邏輯的自洽,特別是跟傳統行業的結合。傳統行業很多時候考慮人性,可能某種在共識上是矛盾的。原先整個生態體系的建設,利用了很多人性的弱點在做銷售,所以這裡是我們遇到比較多問題的地方。

衝浪解讀:區塊鏈行業的冰與火之歌


04

對未來的預測


從整個互聯網來說,基礎是tcp ip協議。tcp ip本身邏輯層面有自由,平等和交互三個特徵。這個邏輯目前在通證經濟和區塊鏈行業裡被完全繼承。區塊鏈的協議本身都具備互聯網協議的特徵,任何一個節點都可以使用。

區塊鏈現在更多的是共識、共創,分享的協議。這個協議是不斷往前迭代的,也是整個社會的信息趨勢。人擁有更多的自由,從而擁有更多的財富和更多的信息。

從這個角度來說,信息社會發展趨勢,也會跟協議是類似的。在我們的角度看可能是未來的虛擬貨幣,很多人就會賺虛擬貨幣,通過遊戲賺錢養活自己。以後的GDP是非常大的一個GDP,遠遠大於現在20倍或者100倍。更多的在於數字貨幣這個行業產生的GDP。

所以從這個角度講,也只有協議才能支撐起這個社會,也只有數字貨幣才能撐得起這種比原來大上百倍的財富。目前的去世應該是在實體的財富在往虛擬貨幣的財富轉移。信息社會的趨勢和協議的繼承,都是在迭代往前發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