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魅影》歌劇的天才,面具下的幽靈130——可憐的愛情

相信大家都知道西方有所謂的歌劇和音樂劇。作為西方文化的代表,也影響到了我們現當代的文化。中國是個歷史悠久的大國,但是戲劇歷史並不是很長,要直到宋朝才有了戲種。後來出現崑曲被稱為百戲之祖。到了清朝徽班進京,標誌著中國戲曲又進入了一個更嶄新的時期。

《霸王別姬》這本電影是張國榮哥哥主演的,表現了一個戲子和國家所經歷的風風雨雨,也展現著當時戲曲是多麼的風靡。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藝術已經失傳,還有些雖然保留著,但是受眾有限,也只能成為圈裡人欣賞的藝術。

本人對戲曲看的不是很多,之前曾看過崑曲《牡丹亭》,剩下的就是西方音樂劇,還有日本能劇。因為現在引領時尚的還是西方,無論是各種交響樂,還是歌舞,都會更偏向西方一些。那我今天就說一本叫《歌劇魅影》的音樂劇。

之前我也不懂歌劇和音樂劇的區別,後來才開始明白,原來兩種劇的唱腔不一樣,歌劇是古典唱腔,一般用意大利語來唱,因為意大利語元音比較多。而音樂劇會用英語來唱,唱的方式也沒有像歌劇那樣給人高大上的感覺,就是換成誰都能唱上幾句,好不好另說,反正歌劇我是唱不了。

《歌劇魅影》歌劇的天才,面具下的幽靈130——可憐的愛情

《歌劇魅影》講述了一個可憐的愛情故事。開篇就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故事用倒敘的形式展開,先說了一場拍賣會,是一家歌劇院的東西,當年歌劇院發生意外,據說是一個幽靈作祟,也就是魅影。他割斷了院中大吊燈的繩索,大吊燈從天而降……

當拍賣會進入高潮之後,主辦方拿出了重新修好的大吊燈進行拍賣,歌聲響起,隨著大吊燈緩緩升空,時光也飛速回到了過去。

《歌劇魅影》歌劇的天才,面具下的幽靈130——可憐的愛情

女主克里斯汀只是歌劇院的一個小演員,她的身邊有一位天使,一位教她唱歌的天使。這位天使只有少數人知道,他的相貌有些隨意,之前被人當動物一樣展覽,被救之後一直生活在下水道中,他是個歌劇天才,無論是創作還是演繹,他都如魚得水,所以說,不能完全以貌取人,長得好看頂多當模特,但有了才幹……還是得屈服於面貌之下。

魅影對自己的長相不滿意,甚至憎恨,他戴著面具,穿行於歌劇院中,而女主克里斯汀,相信是第一個拜訪他王國的人。魅影為了幫助自己心愛的女主,給整個劇院下達了最後通牒,要求照著他的意思去做。可劇院又不是他家開的,誰都不想聽他的。於是悲劇就一次又一次上演了。

《歌劇魅影》歌劇的天才,面具下的幽靈130——可憐的愛情

一個不是導演又不是投資人的人想選擇主演,除了威脅別無他法,魅影殺害了工作人員,又讓劇院的大吊燈砸了下來,表示對克里斯汀以及劇院的懲罰。

而克里斯汀似乎並不領魅影的情,她和投資人拉烏爾相戀了。這就是西門慶撬走潘金蓮的故事啊,不過畢竟潘金蓮跟武大郎還是名義夫妻,而克里斯汀對魅影說不上是愛,只能算是魅影的一廂情願。

如果從女性視角來看,選擇魅影也是不理智的,先不說相貌和金錢這些條件,單說一個人的性格。拉烏爾作為投資人,是有錢人家出身,無論是性格、見識不說多麼高大,但總是比較正常的。

魅影從小就是個被人唾棄的怪物,一直生活在地下,跟個老鼠一樣。這樣從小沒有人關心的人,自然也不會關心別人,他對愛就是佔有,對愛人就是寵,無條件的寵。按現在寵文的視角來看,魅影也頗有霸道總裁的感覺。

《歌劇魅影》歌劇的天才,面具下的幽靈130——可憐的愛情

只是這個總裁又醜又沒錢,如果長得好看一點,興許能成為一個著名的歌劇作家,那生活應該也不會差到哪兒去。可惜……

因為天生的不同,以至於他的才華沒法施展,就算施展了,他也得不到他想要的東西。當最後魅影用拉烏爾的生命作為要挾,要求克里斯汀嫁給他時。克里斯汀選擇了披上婚紗,但她不是為了嫁給魅影,更不是愛他,而是愛拉烏爾,希望能拯救他的命。

克里斯汀的吻讓魅影醒了過來,這一刻他才感覺到了愛,一種被人關心的愛。魅影明白了,他對克里斯汀的愛已經超越了佔有,他放走了拉烏爾和克里斯汀,消失在了地宮中。

多年以後,當年邁的拉烏爾去祭奠早已故去的克里斯汀,看到他的墓碑旁,有一支玫瑰花……

《歌劇魅影》歌劇的天才,面具下的幽靈130——可憐的愛情

從故事的結局來看,這到底算悲劇還是喜劇呢?如果魅影是主角,他沒有跟女主在一起,那應該算是悲劇。可女主確實找到了真愛,等於男一退場,女主跟男二在一起。單從女主來看,她是喜劇的,而對魅影來講,這些年他又是如何度過的呢?沒有了歌劇院,他是在哪裡謀生的?沒人知道,也沒人關心。

有些事兒天生似乎就是悲劇,再有才都無法挽回這一悲慘的命運,就像《巴黎聖母院》那般,難免有些無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