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園station首次亮相,用文化力量驅動城市更新

正值2018北京國際設計周如火如荼的舉辦期間,位於規劃中的第四使館區的郎園station舉辦了“致敬舊時光 創領新生活”系列文化活動:9月25日下午,以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朝陽建區60週年為主題的“文化驅動下的城市更新”大型圖片展在朝陽將府公園旁的將府文化廣場舉辦。同時在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的指導之下,郎園station攜手全國老舊廠房保護利用與城市文化發展聯盟聯合主辦了一場2018城市更新中歐國際交流論壇,邀請了來自西班牙畢爾巴鄂、英國倫敦大學、荷蘭及中國在城市更新、公共文化運營領域的專家,圍繞城市文化項目運營、中歐城市更新項目經驗交流、未來城市更新模式、文化如何驅動城市更新項目等專題做了精彩演講及論壇交流。

郎园station首次亮相,用文化力量驱动城市更新
郎园station首次亮相,用文化力量驱动城市更新

郎園station,下一個“朝陽公園”式生態國際文化區

熟悉朝陽公園的人都知道,那裡是北京知名的生態國際文化區,周邊使館林立、文化機構和高端國際化住宅雲集。如果說朝陽公園片區是北京在21世紀第一個15年的重要生態國際文化名片,那麼郎園station所在的“將府公園-壩河-亮馬河”區域將在21世紀第二個15年、文化北京大發展時代,成為朝陽區另一個耀眼的生態國際文化區!

位於朝陽區半截塔路53號的郎園station,原北京紡織倉庫,始建於上世紀60年代,曾隸屬北京紡織局,曾長期擔負北京紡織工業系統原材料計劃、分配、供應、倉儲,作為計劃經濟時代為統一供應軍需物資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項目佔地203畝,具有鐵路專用線,完整保留了30座倉庫以及2.23公里產權鐵路,庫內建築寬敞高大,工業遺產底韻十足。項目北臨壩河、南臨亮馬河,西側被將府公園包圍,咫尺麗都商圈、798商圈,又佔據著燕莎國際商圈和大望京商圈的外溢重疊區域,隨著第四使館區的建設和壩河、亮馬河的改造,郎園station必將成為五環內城市綠肺中的一顆文化明珠。

據悉,將府公園四期已於今年3月正式開放,預計明年春天五期完工,屆時將府公園累計開放總面積達517公頃,是朝陽公園面積近一倍(朝陽公園規劃總面積288公頃),僅次於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是北京市五環內首屈一指的生態能量核。

文化北京新時代,一切發展均需“以人為核心”

城市如何發展,關鍵在於如何找到和人、文化之間的關係。城市的發展模式首先是人的發展模式,其次是生活的發展模式,而核心則是文化的發展模式。此次“文化驅動下的城市更新”主題展覽中,郎園station攜手全國老舊廠房保護利用與城市文化發展聯盟、將臺鄉、東壩鄉、金盞鄉等,將以“人”為著眼點,以壩河為線索,通過老舊照片與圖片素材體現改革開放40年來“三鄉一河”區域與人的生活變化,旨在闡述——人的變化導致城市的變化、實體推動城市的發展:從工業北京,到文化北京,首都功能的變化,伴隨著城市生活方式的大變遷,將會產生新的文明載體。朝陽傳統的紡織電子工業實體曾經推動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在時代更迭的宏大背景下,文化創新實體儼然已成為推動城市更新和經濟發展的巨大引擎。而郎園station將以文化創新為使命,推動城市更新和區域的國際化進程,而這一切,都將圍繞“人”來進行:目前郎園station周邊居住人群質素已普遍較高,隨著未來東壩第四使館區的落成,又將導入大量高端國際化人群,無論從生活品質還是城市文化資源上,都將成為北京首屈一指的國際文化生活區,在文化引領之下,郎園station的區位優勢、生態優勢、環境優勢將會日益凸顯。

郎园station首次亮相,用文化力量驱动城市更新

利用存量老舊倉庫做國際文化交往,郎園station聚焦精品創新

在9月25日舉辦的“文化驅動下的城市更新”2018中歐國際交流論壇上,郎園station與中歐四國專家交流北京第四使館區的文化更新。據首創郎園負責人趙春燕介紹: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開啟全面減量發展進程的今天,第四使館區的建設,必將是減量增長、文化精品提升發展質量的典範。郎園station將深耕中國精品文化,在保留北京紡織倉庫現有建築格局基礎之上,對園區整體進行藝術提升和業態調整:項目將以文化搭起國際交往的橋樑,並通過借鑑歐洲成熟國家城市更新的經驗,以國際視野,實現精品文化驅動城市更新;未來的郎園station不僅有文化藝術中心、劇院、教育營地,還將引入國際文化交流、藝術與創新設計生態、體育文化空間等共享空間,同時打造設計師聚落、共享文化公寓等創新業態。

郎园station首次亮相,用文化力量驱动城市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