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藍之謎「謎」糊了,能警醒盲目消費的國人嗎?

海蓝之谜“谜”糊了,能警醒盲目消费的国人吗?

內行看門道

昨天,曾在歐萊雅(中國)研發和創新中心任職的知名美妝博主“大嘴博士”(原名郝宇)在其公眾號“愛臭美的好博士”上發佈《今天,我把LAMER告上了法院。》推文,將雅詩蘭黛集團旗下頂級品牌海藍之謎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據悉,該事件的起因是一位女大學生因相信海藍之謎面霜宣稱的“修復”疤痕功效,斥重金購買該產品使用,結果不但沒有收到相應的效果,反而耽擱了正規的治療。另外,郝宇在其文章中指出,海藍之謎在中國官網宣傳並不存在的“修復”功效,而相關內容卻並未出現在美國、日本官網,不僅欺騙了中國消費者,也違反了中國廣告法。目前,郝宇稱已起訴雅詩蘭黛(上海)商貿有限公司。

海蓝之谜“谜”糊了,能警醒盲目消费的国人吗?

▍起訴書截圖

為此,青眼致電海藍之謎官方客服詢問此事,但並未獲得正面回應。截至發稿前,微博上關於#LAMER欺騙中國消費者#的話題閱讀量已達6686萬,討論數也有11萬次。

沉默是金?

在郝宇的文章中,其明確表達三點:

其一,LAMER馬上修改官網的虛假宣傳!

其二,向因虛假廣告受到欺騙的中國消費者鄭重道歉!

其三,對因虛假廣告而購買產品的中國消費者,依法賠償!

為此,從昨晚20:54分開始,到今天上午10:08分,郝宇已在微博連續發出5條內容追問海藍之謎官方,想尋求海藍之謎官方的回應及處理措施。

海蓝之谜“谜”糊了,能警醒盲目消费的国人吗?

▍郝宇微博截圖

不過,截至發稿前,海藍之謎中國官網“品牌故事”一欄並未修改此前“12年光陰,6000次試驗執著的探尋,煥變出史詩般的愈顏奇蹟,讓他的容顏回復往昔”描述語句中關於產品“修復”作用的暗示性詞彙。

海蓝之谜“谜”糊了,能警醒盲目消费的国人吗?

▍海藍之謎官網宣稱截圖

另外,雅詩蘭黛中國、海藍之謎的官方微博及微信也並未對此次事件做出正面回應。

海蓝之谜“谜”糊了,能警醒盲目消费的国人吗?

頂級貴婦品牌已是“慣犯”?

事實上,海藍之謎被爆虛假宣傳已不是第一次。

早在2013年,英國《每日郵報》便報道,素有“面霜之王”之稱的LAMER海藍之謎面霜的抗皺效果竟不敵大眾品牌妮維雅。在相關測試中,測試者左半邊臉使用妮維雅面霜(30ml售價1.15英鎊),右半邊臉使用海藍之謎面霜(30ml售價105英鎊),一個月後,皮膚測試顯示:使用妮維雅面霜半邊臉的保溼效果明顯好於海藍之謎,臉部紅腫和眼部細紋也均有減少。

另外,從海藍之謎天貓官方旗艦店的消費者購買評價來看,其精華面霜、修護精粹液等產品也確實存在讓消費者過敏的症狀。雖然,消費者的過敏症狀可能與消費者的膚質等其他客觀因素有關,但其作為一個售價不菲、且宣稱有明確功效的頂級化妝品品牌,被爆出並沒有其宣稱的效果,且存在欺騙消費者的嫌疑,無疑讓消費者在心理上產生了較大落差。

打醒盲目消費的一巴掌

相關資料顯示,海藍之謎2004年進入中國市場,2015年入駐天貓旗艦店,是雅詩蘭黛集團旗下第4個入駐天貓的品牌。

據悉,海藍之謎天貓旗艦店開張的同時,海藍之謎曾獨家發售價格高達93800元的寶詩龍合作限量款面霜,而讓雅詩蘭黛集團電商團隊沒有預料到的是,這批天價面霜非但沒有成為“展示品”,還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另外,其賣得最好的精華面霜和精華液也一度脫銷。

雅詩蘭黛2018年財報顯示,海藍之謎年銷售額超10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貢獻巨大。

顯然,海藍之謎踩準了中國化妝品市場消費升級的浪潮而來。而在當前外資高端化妝品品牌在中國迎來黃金時代、年輕人普遍偏愛消費外資高端大牌,且樂意在社交媒體上討論海藍之謎這類貴婦級品牌的大環境下,海藍之謎無疑佔據了天然優勢。

不過,海藍之謎似乎忽略了一個較為重要的事實,即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讓信息愈加透明化,而一大批成分黨的湧現,也讓消費者對化妝品品牌的功效宣稱有了更多的關注,以及更加專業的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曾發佈公告稱,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工作安排,該院組織制定了《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指導原則》徵求意見稿。該意見稿指出,化妝品企業需要對產品功效宣稱類別進行評價,要求功效宣稱與其證據水平(評價)相一致。

目前,國內關於化妝品功效評價的制度雖還未正式落地,但根據師姐與多為業內工程師的溝通來看,既然國家層面已經將這一制度面向社會徵求意見,就足以說明,未來國內化妝品品牌需要在產品功效宣傳上多留個心眼,虛假宣傳顯然已無立錐之地。

而此次海藍之謎事件的爆發,不僅給了盲目消費大牌化妝品的消費者“一巴掌”,也給了國內品牌警醒和契機。一方面,虛假宣傳必將受到國家及消費者層面的譴責和懲罰,另一方面,國內品牌或許可以藉機在產品功效及宣稱上以更加務實的態度,贏回本該屬於自身的消費群體。

不一樣的視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