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2018中國「百強區」發布,雲南這2個區上榜!

又一份排行榜發佈,昆明再次上榜!

近日,權威機構工信部研究院賽迪顧問發佈《2018年中國百強區發展白皮書》(下稱《白皮書》)及“賽迪百強區(2018年)”。綜合評析了全國968個地級市市轄區發展情況,量化評選出2018年中國百強區。

榜單顯示,雲南僅有2個區上榜,分別是昆明官渡區和五華區,位列第52名和第57名。

據《白皮書》介紹,該榜單是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從經濟實力、增長潛力、綠色發展、民生幸福和質量效益等方面篩選了17個指標對各城區的發展情況進行了綜合評估。


祝賀!2018中國“百強區”發佈,雲南這2個區上榜!

《白皮書》指出,百強區是城市經濟發展的頭部力量,百強區以佔全國不足1%的土地面積,以9%的人口創造了全國近四分之一的GDP,成為引領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能引擎。

從分佈來看,東部地區佔67席並且包攬百強榜前20名,中部地區佔14席、西部地區佔15席,東北地區佔4席。其中,東部地區廣東、江蘇、山東三省表現最為搶眼,分別佔22席、20席和12席,佔據超過半數百強榜席位。

從產業來看,百強區第二、第三產業總比重超過99%,位於城市工業化後期。第三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百強區三產比重達到65.2%,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3個百分點,消費和服務帶動的第三產業已成為拉動城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同時,百強區產業主要集聚高新技術產業及高端服務業,產業環節處於微笑曲線的兩端,產業層次高,實現了產業領域及環節的高端演進與快速發展。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968個地級市市轄區,要在近千名額中選出“百強區”,競爭不可謂不激烈。昆明官渡區和五華區為什麼能上“百強榜”呢?簡單瞭解下。

官渡區

祝賀!2018中國“百強區”發佈,雲南這2個區上榜!

據今年初官渡區政府工作報告,2017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40.14億元,增長10.4%,總量在全省、全市繼續排名第一。財政總收入完成142.5億元,增長33%。科技服務業欣欣向榮,產業增加值增長15%。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725.2億元,增長11.5%。

祝賀!2018中國“百強區”發佈,雲南這2個區上榜!

在人居環境方面,官渡區全面推行“五個一”城市網格化綜合運行模式,拆除違法違規建築306宗、面積132.87萬平方米。加快推進巫家壩、滇池國際會展中心等重點片區開發建設。配合做好福保、涼亭等輸變電項目建設,完成天然氣置換23萬戶。改造35座公廁,107座公廁全部免費開放。

祝賀!2018中國“百強區”發佈,雲南這2個區上榜!

在生態環境建設方面,官渡全面深化“河長制”,建立“三級河長四級治理”體系,主要汙染物COD削減2.12萬噸、氨氮削減0.22萬噸。實施海河、溴水河、大清河等41項建設項目,完成投資10.19億元;海河成為全國首條從黑臭水體監管平臺銷號的河道。

五華區

祝賀!2018中國“百強區”發佈,雲南這2個區上榜!

2017年,五華區地區生產總值超千億元,達1082.22億元,增長6.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543.22億元,增長9.4%;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53.3億元;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實現40660元,增長8.4%;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實現17741元,增長9.4%。

祝賀!2018中國“百強區”發佈,雲南這2個區上榜!

在人居環境方面,五華區不斷提速基礎設施建設,軌道交通建設工程10個站點徵遷順利推進。完成生態保育、教育和醫療衛生資源布點佈局等規劃編制,開展普吉路以東、長蟲山以西等大片區控規梳理及城市設計。妥善處理城中村改造項目歷史遺留問題。實施洗馬河水系恢復及帶狀公園建設、“兩坡一街”整治、翠湖水質淨化治理等八項重點工程。

祝賀!2018中國“百強區”發佈,雲南這2個區上榜!

在生態環境建設方面,全面關停三華山採石場,持續開展平頂山、老青山等6個“五采區”植被修復,2017年新增城市綠地139.35畝、公園綠地45.15畝,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2.5平方米。實施黃標車提前淘汰,五華垃圾焚燒發電廠異地搬遷項目實現開工。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7.4%,單位GDP能耗預計下降2.8%,被評為“省級生態文明試驗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